蓦地

mò dì [mo di]
繁体 驀地
注音 ㄇㄛˋ ㄉ一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蓦地 mòde

(1) 陡然地

suddenly

(2) 让人感到意外

unexpectedly

词语解释

  1. 亦作“ 驀的 ”。出乎意料地;突然。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辨非》:“怕有奸人驀地生恶意,乘机就里施毒计。” 沙汀 《意外》:“ 李涛 蓦地纳闷起来,试想猜准那个老钉着问他的是什么人。” 沙汀 《困兽记》二七:“他蓦的流下泪来, 孟瑜 忽然感觉有趣似的笑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驀的”。出乎意料地;突然。

明王玉峰《焚香记·辨非》:“怕有奸人驀地生恶意,乘机就里施毒计。”
沙汀《意外》:“李涛蓦地纳闷起来,试想猜准那个老钉着问他的是什么人。”
沙汀《困兽记》二七:“他蓦的流下泪来, 孟瑜忽然感觉有趣似的笑了。”

蓦地的国语词典

忽然。宋.张继先〈沁园春.真一长存〉词:「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红。」也作「陌地」、「陌然」、「蓦的」、「蓦忽」、「蓦然」。

蓦地的网络释义

蓦地

  • 蓦地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ò di,作副词表示出乎意料,让人感到意外。语出明王玉峰《焚香记·辨非》:“怕有奸人蓦地生恶意,乘机就里施毒计。”
  • 蓦地造句

    旗袍女子舔了舔嘴边的鲜血,手上一作劲,十指蓦地变长并刺入男子头颅内。
    不知什么时候,高处飘下一片黄叶,视线随之高搁,天空蓦地高远了,原野也被染透了。
    几乎在瞬间,营中,半余凶人都有异动,杀气蓦地涌出,不用说也知这些凶人的意图。
    蓦地眼前一晃似草蛇灰线,魔光一般弹向廊外。
    丁法师手持七星宝剑,身披八卦道袍,一面孔的神仙气象,登坛发符,指东画西的,闹了一阵,蓦地把令牌连拍三下,口中念念有词,喝一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石碑残角险险点中青光中那串青檀念珠的真身,苏典如遭雷击,身子蓦地被两物相撞的大力掀飞十几丈高。
    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
    “我喜欢上其他人了。”,从未想过,这般恶俗的台词会从他口中说出。却在出口的那一瞬,他恍然间明白了什么,觉得胸腔有一处蓦地胀满。仿佛埋藏在心底很久的,被巨石倾轧了很久的种子,终于挣破坚石发了芽。
    蓦地一阵清歌飞扬,端的有裂石停云之音,霓裳羽衣之妙。
    秦琴不客气的将典籍接过来,点击使用,一道光华谢落,身子蓦地发生变化。
    弄巧成拙蓦地撤差小说官场现形记。
    冬是秋的延续,雪是冬的足迹,当一个故事在雪花纷飞的冬季展开时,那么或许有一个结局正在飘雪的时节诠释着冬的唯美。有一个梦遗忘在冬季,有一句话随着雪花飘落在地,当我伸出温暖的手掬起冰寒的雪花时,蓦地发现梦的脚步在散落的细雪中转道折回。
    蓦地,原本月朗风清的夜空中,蓦然响起一道白色闪电,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哥——我回来了!”夏魅舞走进卧室之中,看到梵辰柔弱而坚强的身影,叫人心疼。“魅儿——”梵辰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沐浴在夕阳中的身影,镀上了一层薄彩,让魅舞蓦地心痛。紫舞雪儿。
    一把拦过正欲下车的身影,如蜻蜓点水般的吻印上她娇柔的唇,他说过,只要她敢跳!他,就献吻!史料未及的叶宝贝蓦地心头一跳。
    人们都为这不正常的天象说长道短,蓦地从空中飞来一个火球,直飞到王夫人庆前,正反各转三圈,变作一条小花蛇,慢悠悠钻入王夫人的被窝,随之听得婴儿的呱呱哭泣。
    蓦地,心中一种空的感觉,老的感觉,无边无际地袭来,使得自己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嗒然若失、怅然莫名的感觉。
    大门外的呼噪蓦地低落下去了。
    蓦地,山脊上一只夜枭飞扑直下,悄无声响而赫然如一道火光。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汉字详情

    [mo]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JDC
    五行:
    仓颉: TAKM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莫声。本义:骑)

    (2) 同本义

    蓦,上马也。——《说文》

    蓦六駮。——左思《吴都赋》

    (3) 冒;冲(上来)

    杨雄看了那妇人,一时蓦上心来。——《水浒传》

    副词

    突然,忽然 。如:蓦地;蓦然

    英文翻译

    suddenly, quickly, abruptly

    方言集汇

    ◎ 粤语:mak6

    宋本广韵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蓦地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