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回旋缠绕。
晋 左思 《吴都赋》:“苞笋抽节,往往縈结。”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万瓦垂玉绳,如堪取縈结。” 宋 吴文英 《瑞龙吟·蓬莱阁》词:“玉虯縈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清 宋曹 《书法约言·论草书》:“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属十数字而不断,縈结如游丝一片,乃不善学者之大弊也。”
引证解释
⒈ 回旋缠绕。
引晋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往往縈结。”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万瓦垂玉绳,如堪取縈结。”
宋吴文英《瑞龙吟·蓬莱阁》词:“玉虯縈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清宋曹《书法约言·论草书》:“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属十数字而不断,縈结如游丝一片,乃不善学者之大弊也。”
萦结的网络释义
萦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荧( )省声。糸,细丝。本义:回旋缠绕)(2) 同本义
萦,收卷也。——《说文》
收绩曰萦。——《通俗文》
萦,绕也。——《广韵》
葛藟萦之。——《诗·周南·寥木》
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峻赠怪石列,崎岖曲道萦。——《西游记》
(3) 又如:萦抱(环抱);萦环(环绕;佩带环饰);萦萦(缠绕的样子)
(4) 牵缠;牵挂 。如:萦萦(挂念);萦心(牵挂心间);萦挂(牵挂);萦牵(旋绕牵挂);萦绊(牵缠;牵挂);萦惹(牵缠;招引)
(5) 通“荧”。迷惑 。如:萦悸(迷惑恐惧);萦惑(迷惑)
(6) 弯曲
断梗桔槎无拍处,一川寒碧自萦回。——宋· 朱熹《偶题》
(7) 又如:萦薄(草木丛生的弯曲地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ong5[澄海]êng5[揭阳、潮阳]uêng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