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洁
词语释义
莹洁
(1) 形容晶莹而光洁
词语解释
晶莹洁白。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秘密泉》:“ 甘塘社 有一水,方丈莹洁,春夏不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花月痕》第七回:“肌肤莹洁,朗朗若玉山照人。” 沙汀 《还乡记》五:“砂石莹洁,水声淙淙。”
指节操高洁。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君清颖莹洁,特絶世伦。” 冯至 《伍子胥》:“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莹洁,说鵷雏不与鸱枭争食,这就算是解决问题了吗?”
引证解释
⒈ 晶莹洁白。
引唐冯贽《云仙杂记·秘密泉》:“甘塘社有一水,方丈莹洁,春夏不竭。”
宋沉括《梦溪笔谈·药议》:“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
《花月痕》第七回:“肌肤莹洁,朗朗若玉山照人。”
沙汀《还乡记》五:“砂石莹洁,水声淙淙。”
⒉ 指节操高洁。
引南朝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君清颖莹洁,特絶世伦。”
冯至《伍子胥》:“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莹洁,说鵷雏不与鸱枭争食,这就算是解决问题了吗?”
莹洁的网络释义
莹洁
莹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荧(
)省声。本义:珠光的光采)(2) 同本义
莹,玉色。一曰石之次玉者。——《说文》
如玉之莹。——《逸论语》
良珠度寸,虽有白仞之水,不能掩其莹。——《韩诗外传》
(3) 又如:莹华(光辉)
(4) 似玉的宝石
尚之以琼莹乎而。——《诗·齐风·著》
形容词
(1) 光洁透明
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晋书·乐广传》
色泽莹润。——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莹玉(光洁透明的玉);莹滑(晶莹润滑);莹静(晶莹洁白)
动词
(1) 使明洁。使生光泽
夫良玉未剖,与百石相类;名骥未弛,与驽马相杂。乃其剖而莹之,弛而试之,玉石驽骥然后始分。——《周书·苏绰传》
(2) 又如:莹拂(磨拭;使光洁);莹磨(谓磨治使光洁);莹目(使眼睛明亮)
(3) 明白;觉悟
…其论尚多未莹者。——梁启超语
(4) 又如:莹净(明白,清楚);莹听(明听,明白事理)
(5) 装饰 。如:莹角(装饰牛的角)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iong5[澄海]êng5[揭阳、潮阳]uêng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絜(
)声。本义:干净,清洁。按:“洁”和“潔”本是不同的两个字。“洁”本音念 ,是河流名,后来成为“潔”的俗字,现在是“潔”的简化字)(2) 同本义
鲜而不垢,洁也。——《管子·水地》
姑洗所以脩洁百物。——《国语·周语》
直哉维静絜。——《史记·五帝纪》
为人洁白皙。——《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整洁(整齐清洁);清洁(没有尘土,油垢等);洁癖(过分爱清洁的癖性);洁疾(过分爱清洁的特殊行为);洁粢(洁净的黍稷。粢:供祭祀的谷类)
(4) 操行清白,品德高尚
联幼清以廉洁兮。——《楚辞·招魂》
以著其洁。——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风霜高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洁操(高尚的操守);洁廉(高洁清廉);洁直(品德高尚正直);圣洁(神圣而纯洁)
(6) 洁白 。如:皎洁(明亮而洁白);洁采(洁白的光彩);洁素(洁白素雅;白净)
(7) 简明;精炼 。如:洁蠲;洁炼(简洁精炼)
名词
元代民間戏稱和尚为“洁郎”,省稱“洁”
凈扮洁上:“老僧法本,在這普救寺内做長老。”——《西厢記》
动词
(1) 使清洁 。如:洁齋(清洁其居室,敬肅其心靈);洁樽(洗凈酒樽)
(2) 使清白
欲洁其身。——《論語.微子》
修身洁行。——《史記.魏公子列传》
(3) 又如:洁行(使行为高洁);洁己(修養己身)
(4) 分清
夫際会之間,請命乞身,何哉:欲洁去就之分也。——《三国演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吉 | 居質 | 見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kĭĕt | kjit/k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