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硬结
(1) 变得坚硬;结成硬的块状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结成硬块;变硬。(2)硬块:外痔在肛门周围结成~。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一次长时间的穿着,会引发脚部的痛点,脚底不平和皮肤硬结。
2、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她胳膊上的27处硬结肿,但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我在内。
3、聚合物以两种方式掺合于混凝土中:一种是添加于未硬结的混凝土稀浆中,另一种是浸渍于己硬结的混凝土中的孔洞结构中。
4、开刀检视显示一个硬结的肿瘤由结肠肝曲延伸进入肝。
5、最常见的病变是围绕在填充物周围的结痂组织将会硬结,严重时可能改变乳房形状,并产生疼痛感。
6、目的:总结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并对这种硬结的形成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7、国家湿疹协会解释湿疹会导致发痒、红疹、硬结等其他皮肤刺激形式。
8、组织切片观察半月板硬结变性部分的组织学变化。
9、陈旧性病灶、纤维化、硬结灶、陈旧性胸膜炎型。
10、结论:单纯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临床表现不典型,关节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1、吾人报告一位60岁男性患者,自从两年多前,开始在上背部有多发性、无症状、硬结性的红紫色斑块发生。
12、目的研究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鼻硬结病的发病及组织损伤的机理。
13、按摩治疗组肌肉皮肤颜色接近正常,皮肤与筋膜粘连不明显,没有按摩对兔骨骼肌挫伤后修复作用的研究张静硬结。
14、结论此卡的设计和使用,避免了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而造成皮下硬结、脂肪萎缩、疼痛局部反应。
1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具有防止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促进术后切口愈合、缩短切口硬结消退时间的作用。
16、目的预防并治疗臀部肌内注射的硬结形成。
17、遇高温以后,玻璃中间透明胶冻状的防火胶层会迅速硬结,形成一张不透明的防火隔热板。
18、与热疗相关的主要副反应为局部皮肤疼痛(17%)和皮下脂肪硬结(11%)。
19、结论: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整形美容外科术后红、肿、硬结、疼痛等并发症效果良好。
20、结果:发现呼吸道硬结病早期误诊情况较为严重。
21、愈合后创面粘膜呈淡红色,愈合后粘膜弹性好,肛门无狭窄,指诊柔软无硬结。
22、目的提高长效青霉素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轻注射时疼痛,减少局部产生硬结。
23、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至2003年本科收治的半月板硬结变性损伤诊治及康复情况。
24、针对隆乳术后及面部注射后并发硬结均采用一点式抽吸法治疗。
25、重者可导致静脉发生硬结或条索状改变,造成功能障碍。
26、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强度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疼痛,以及拉伤后的硬结具有显著效果。
27、观察两组药液渗漏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情况。
28、脂肪硬结5例。
29、结论:CT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情况,MRI能更清晰准确显示病变侵犯范围,T1WI高信号有助于鼻硬结病的诊断。
30、醋酸和纯醋酸注射肝组织的硬结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硬结的国语词典
结成硬块。
如:「水在摄氏零度以下会硬结成冰。」
硬结的网络释义
硬结
硬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山原川泽,土有硬软。——《通典》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唐时华等《高血压病》
(3) 又如:硬米糁(未煮熟的米饭);硬牌(旧制在府官到达前,必派前站带木牌先行通知地方官绅人等迎接);硬帮(坚硬);硬撑撑(坚硬结实);硬胎(硬质的衬里);硬倔倔(形容物体坚硬);硬拐拐(形容坚硬而有棱角);硬触触(形容坚硬扎手);硬戗(形容坚硬有力)
(4) 结实
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5) 又如:硬挣(硬朗;刚强);硬棒棒(结实);硬实(方言。健壮结实)
(6) 生硬
有些同志过分强调直译,硬译。——郭沫若《雄鸡集》
(7) 又如:硬搬(生搬硬套);硬译(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译);硬拐(生硬的转弯);硬语(生硬的词句);硬声硬气(语气生硬)
(8) 倔强,执拗
石秀道:“嫂嫂,你休要硬诤;教你看个证见。——《水浒传》
(9) 又如:硬口(嘴硬);硬打挣(强辩;抵赖);硬行(强行;强制);硬劲(倔强脾气)
(10) 坚强,强硬
若父亲是个硬挣的,定然卫护儿女,与老婆反目厮闹,不许他凌辱。——《醒世恒言》
(11) 又如:硬保山(有身分有地位且能说得起话的保人);硬出头(故意出面领头干某件事。有贬义);硬绷(态度坚决、强硬;坚硬)
(12) 能力强;质量好
必须彻底解决,派硬手去。——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13) 又如:硬功夫;硬手(高手;能手)
副词
(1) 确实;真正
乡亲!硬是要得!——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
(2) 又如:硬是(确实是);硬该揍
动词
(1) 勉强
你到底是年过六旬的人,硬撑是不行的。——张英《老年突击队》
(2) 又如:硬强着(迫使;强逼着);硬坐(强加罪名);硬打挣(强挣扎);硬扎子(硬充好汉)
(3) 强
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平手。——《西游记》
(4) 又如:硬正(强有力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ng5 ngiang5 [客英字典] ngang5 [沙头角腔] ngang5 [东莞腔] ngang3 [海陆丰腔] ngang5 ngiang6 ngiang3 [梅县腔] ngang5 [陆丰腔] ngang6 [宝安腔] nga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鞕 | 五爭 | 疑 | 耕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ngrangh/ngaenq | ŋæŋ |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