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荡

wěi dàng [ wei dang]
注音 ㄨㄟˇ ㄉㄤˋ

词语释义

苇荡 wěidàng

(1) 密布芦苇的浅水湖

reed marshe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reed marshes] 密布芦苇的浅水湖

苇荡造句

一路走来,尽是芦苇荡,只是这小小石碣湖,便是港汊纵横,芦苇交错,三步一岔口,五步一分道,没划多远,晁勇便感觉分不清方向。
绿,是摇摇荡荡的芦苇荡;红,是接天连地的红海滩。
芦苇荡深处,四五个小童围坐一团,其中一个矮胖小童看着清秀小童道“松哥,我们偷偷跑出来,先生会不会去告诉我父亲啊?”。
暑假来临眉飞色扬,无忧无虑欢天喜地。骑车乡游一路歌声,柳林深处追逐野兔。芦苇荡里戏鸟捉蛙,青纱帐中乘凉野餐。祝你暑假乡旅惬意,快乐无限!
由于加入了环境感应器,当你靠近的时候,它像颇通人性地使“芦杆”产生有节奏的摆动,还会慢慢地倾向你,犹如身处金灿的“芦苇荡”。
芦苇荡、荷花淀、仙侣湖,湿地风光令人流连忘返;湖畔垂钓、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风情让人如入世外桃源。
沿着浅溪的两侧长着一大片芦苇荡白茫茫的一大片。
水上游击队利用芦苇荡作为掩护,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霜降来到霜花飘,鱼儿沉底蛙睡觉。清清湖水荷叶枯,芦苇荡里白茫茫。老人孩子围火炉,全家上阵涮火锅。愿朋友霜降全家乐,大吃二喝享清福!
袁先生说,十几年前下沙小伙伴们一起去江边,最喜欢钻芦苇荡,看芦丛深处的野鸭子。
本文记述了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中如何通过对风景地域特色的重构与再现,使其在满足现代旅游的需求中延续生命与活力的思索。
游人一旦落入它的怀抱马上会消失无踪,全被那无边无际、九曲十八弯的芦苇荡给吞没。
见那沼泽遍野,纵横交错,泥沙疲软,芦苇荡漾,时而沙鸥翔集,时而鱼鳞游泳,时而鸭群戏水,时而飞鸟点水,好一幅河口绿意图。
不可蠡测的芦苇荡里传来鹧鸪“嘻嘻咕咕”。
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巡逻时,他就会想起小时候,伙伴们一起在这里拾芦杆换书本的热闹景象。
就在萧云无计可施的时候,从旁边的芦苇荡里,荡出了一条小船,船上有一个带着蓑笠的梢翁,正撑着小舟往他游来。
黄昏是一个人在一天中感情最脆弱的时候,眼前的情景更加让我回忆起童年时候在家乡的芦苇荡玩耍戏闹的情景,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伴着一曲悠远的湘湖小调,一条竹筏在云烟氤氲的层层苇荡中缓缓飘动,身穿蓑衣的老渔翁带着手持鱼篓的小孙女,挥动着手中的渔网,企盼一天的好收成。
随着摇橹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芦苇荡里,一只小船悠缓的飘出来了。
一高已矮两个身影,站在湖边上垂钓,倒影在湖面上伴随着芦苇荡的垂影,相映成趣。

汉字详情

wěi [wei]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F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QS
四角: 44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2)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英文翻译

ree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5

宋本广韵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