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苇索。
《后汉书·礼仪志中》:“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蛊钟…… 夏后氏 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 汉 应劭 《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苇茭……用苇者,欲人之子孙蕃殖,不失其类,有如萑苇。茭者,交易,阴阳代兴者也。”《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参见“ 苇索 ”。
引证解释
⒈ 苇索。参见“苇索”。
引《后汉书·礼仪志中》:“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蛊钟…… 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
汉应劭《风俗通·祀典·桃梗苇茭画虎》:“苇茭……用苇者,欲人之子孙蕃殖,不失其类,有如萑苇。茭者,交易,阴阳代兴者也。”
《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
苇茭的网络释义
苇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苇,大葭也。——《说文》
震为萑苇。——《易·说卦》
(2) 又如:苇车(简陋的柴车);苇杖(蒲鞭,用以施轻刑的草鞭子);苇索(一种用蒲苇编结而成的绳索。古代于年节时,将苇索装结于门上,以祛除邪鬼、邪气);苇茭(苇草编织的绳索);苇戟桃杖(用芦苇做戟,以桃木制杖。为古代祛除恶鬼的物品);苇荻(苇苕。芦苇);苇莞(苇草和蒲草。亦指这两种草编成的席子);苇带(用苇草编成的衣带);苇笮(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苇薄(苇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草,交声。本义:蔬类植物)
(2) 喂牲口的干草
茭,干刍。——《说文》
峙乃刍茭。——《书·费誓》
民茭牧其中耳。——《史记·河渠书》
(3) 又如:茭牧(收刈牧草及放养牲畜);茭草(茭刍。作饲料的干草)
(4) 篾缆,即用薄竹片或芦苇编成的大索
搴长茭兮沈美玉。——《史记·河渠书》。
搴长茭兮沉美玉。——《汉书·沟洫志》
(5) 茭白,菰的花茎经一种黑粉菌侵入后,刺激其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肥大嫩茎。可作蔬菜 。如:茭米(菰的果实。又名菰米、雕胡米。在北方,原是吃茭的谷实,茭米是九谷或六谷之一,与南方人吃茎不同);茭草(菰的别名);茭葑(菰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海陆丰腔] gau3 [宝安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3 [梅县腔]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交 | 古肴 | 見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au | krau/ke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