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烛

zhī zhú [ zhi zhu]
繁体 脂燭
注音 ㄓ ㄓㄨˊ

词语释义

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为脂烛。

词语解释

  1. 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为脂烛。

    汉 王充 《论衡·幸偶》:“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杨真伯》:“ 弘农 杨真伯 ,幼有文,性耽翫书史,以至忘寝食,父母不能禁止。时或夺其脂烛,匿其诗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为脂烛。

汉王充《论衡·幸偶》:“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
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杨真伯》:“弘农杨真伯,幼有文,性耽翫书史,以至忘寝食,父母不能禁止。时或夺其脂烛,匿其诗书。”

脂烛的网络释义

脂烛

  • 拼音:zhī zhú
  • 注音:ㄓㄧ ㄓㄨˊ
  • 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为脂烛。 汉 王充 《论衡·幸偶》:“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杨真伯》:“ 弘农 杨真伯 ,幼有文,性耽翫书史,以至忘寝食,父母不能禁止。时或夺其脂烛,匿其诗书。”
  • 汉字详情

    zhī [zh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XJG
    五行:
    仓颉: BPA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fat, grease, lard; g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旨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cjii/tjitɕi
    zhú [zhu]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J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LMI
    四角: 958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2) 同本义

    烛,庭燎大烛也。——《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

    执烛于西阶上。——《仪礼·燕礼》

    共坟烛庭燎。——《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

    独不见跋。——《礼记·曲礼》

    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仪礼·士丧礼》注

    举烛者,尚明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陆游《雪夜感旧》

    (3) 又如:烛火(火炬,火把);烛炬(指火炬或蜡烛)

    (4) 蜡烛(始于唐代)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李商隐《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杜牧《初冬夜饮》

    (5) 又如:烛信(插蜡烛用的签子);烛奴(雕刻成人形的烛台;泛指一般烛台);烛心(蜡烛中心用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

    (6) 姓

    动词

    (1) 照;照亮

    夫日,兼烛天下。——《韩非子·内储说上》

    望见青枫城里火光烛天。——《儒林外史》

    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明烛南天。——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烛银(精光闪耀的银子);烛天(照耀天空)烛明(照亮);烛夜(照亮黑夜);烛幽(照亮昏暗);烛远(光照远方);烛临(由上向下照射)

    (3) 洞察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韩非子·孤愤》

    (4) 又如:烛知(明察洞悉);烛物(明察事物);烛微(观察入微);烛察(明察,洞察);烛鉴(明鉴,明察)

    英文翻译

    candle, taper; shine, illu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