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

zhí wù [ zhi wu]
繁体 職務
注音 ㄓˊ 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职务 zhíwù

(1) 按规定所担任的工作

post;duties;job

词语解释

  1. 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

    南朝 梁 何逊 《为孔导辞建安王笺》:“虽朝夕曳裾,无违接侍,而职务一离,有同宾客。” 五代 于兢 《琅琊忠懿王德政碑》:“三司之职务空存,四海之轮蹄鲜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唐 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 丁玲 《韦护》第三章六:“他想自动辞脱一切职务,退身出来,离开这里。”

引证解释

⒈ 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

南朝梁何逊《为孔导辞建安王笺》:“虽朝夕曳裾,无违接侍,而职务一离,有同宾客。”
五代于兢《琅琊忠懿王德政碑》:“三司之职务空存,四海之轮蹄鲜至。”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唐制:有勋,有阶,有官,有爵。爵以定崇卑,官以分职务,阶以叙劳,勋以叙功。”
丁玲《韦护》第三章六:“他想自动辞脱一切职务,退身出来,离开这里。”

职务的国语词典

任何职位依规定必须担任的工作及责任。

职务的网络释义

职务

  • 职务是指组织内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它是一组重要责任相似或相同的岗位,随着语义的拓展职位亦有此意思。职务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何逊的《为孔导辞建安王笺》。
  • 职务造句

    这学期小明接替了小华的班长职务。
    他开始举棋不定,但最后还是担任了校长的职务。
    爸爸的工作能力和他担当的职务很相称。
    她的厂长职务最近突然被撤换了,大家疑惑不解。
    万校长被罢免了校长职务。
    他用卑鄙的手段谋得了县委书记的职务。
    现在有的干部借职务之便,为自己的亲友大开方便之门。
    他被免除了校长职务。
    原来小成想借职务之便,占集体点小便宜,想不到因小失大,最后因偷盗集体财产罪被判处一年徒刑。
    他才刚接手这个职务,真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着手。
    他有公才公望,非常适合担任领导职务。公道自在人心。
    一批又一批能干的中青年担任了厂长、经理等职务。
    他兼任了好几个社会职务,根本顾不过来。
    他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家财物窃为己有,最后受到了处分。
    父亲在退休前曾经担任过厂长的职务。
    他被解除了班长职务。
    预防职务犯罪人人有责。
    共和时代以来还有其他诸多较低级的祭祀职务。此外还有专门为了奉祀诸位神圣的皇帝而组建的祭司团体。
    由于他固执己见,厂子效益不断下滑,使他成为众矢之的,最后只得辞去厂长职务。
    由于他作风一贯专横跋扈,所以在这次职代会上,被职工代表罢免了他公司经理的职务。

    汉字详情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

    [wu]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T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KS
    四角: 27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如:务脚(焐脚;暖脚)

    名词

    (1) 事业;事务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副词

    (1) 一定;务必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英文翻译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潮州话:bhu6 (bũ )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