搘捂
注音
ㄓ ㄨˇ
词语释义
被:同“披”。衽:衣襟。头发披散着不束,衣襟向左开。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装束。含落后、不开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支撑。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广德 初, 凤迦异 筑 柘东城 , 诸葛亮 石刻故在,文曰:‘碑即仆,蛮为 汉 奴。’夷畏誓,常以石搘捂。”
引证解释
⒈ 支撑。
引《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广德初, 凤迦异筑柘东城,诸葛亮石刻故在,文曰:‘碑即仆,蛮为汉奴。’夷畏誓,常以石搘捂。”
搘捂的网络释义
搘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支”。支撑
越妇搘机, 吴蚕作茧。—— 李贺《春昼》
(2) 又如:搘颐(以手托颊)
英文翻译
prop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梅县腔] tje1 [海陆丰腔] zh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梅县腔] tje1 [海陆丰腔] zhi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吾声。本义:用手扪住)
(2) 同本义 。如:把什么事都捂着;捂眼儿;捂鼻子
(3) 抵触
人心不同,闻见异辞,班氏所谓疏略抵捂者,依违不悉辩也。——《史记集解》
(4) 撑持;斜拄
到得这家计坏了,更支捂不住。——《朱子语类》
(5) 没入;陷入
他用手把蒿草下边的沙刨开,果真找见了湿沙子。他把嘴捂在沙子里吸呀吸呀,什么水分也吸不出。——杜鹏程《保卫延安》
形容词
同“迕”。逆;对面
若无器,则捂受之。——《仪礼·既夕礼》。贾公彦疏:“捂即逆也,对面相逢受也。”
英文翻译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w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u6 [客语拼音字汇] em1 ng2 ngu2 [宝安腔] ngu3 [梅县腔] ngu5 [台湾四县腔] ngu5 [客英字典] ng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u6 [客语拼音字汇] em1 ng2 ngu2 [宝安腔] ngu3 [梅县腔] ngu5 [台湾四县腔] ngu5 [客英字典] ng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誤 | 五故 | 疑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ngoh/nguh | ŋ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