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减

hào jiǎn [ hao jian]
繁体 耗減
注音 ㄏㄠˋ ㄐ一ㄢˇ

词语释义

1.损耗减少。 2.谓疲惫﹐不足。

词语解释

  1. 损耗减少。

    《汉书·高帝纪下》:“会天下诛 秦 , 南海 尉 它 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 河 东最先定,少耗减。”《魏书·高闾传》:“自中原崩否,天下幅裂,海内未一,民户耗减,国用不充,俸禄遂废。”《明史·黄泽传》:“ 泽 奏 金华 、 台州 户口较 洪武 时耗减,而岁造弓如旧,乞减免。”

  2. 谓疲惫,不足。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 太和殿 ,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復故。” 宋 朱熹 《答陆象山》:“ 熹 衰病日侵,去年灾患亦不少,比来病躯方似略可支吾,然精神耗减,日甚一日,恐终非能久於世者。”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太仆》:“神色耗减,精气消亡。”

引证解释

⒈ 损耗减少。

《汉书·高帝纪下》:“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 河东最先定,少耗减。”
《魏书·高闾传》:“自中原崩否,天下幅裂,海内未一,民户耗减,国用不充,俸禄遂废。”
《明史·黄泽传》:“泽奏金华、台州户口较洪武时耗减,而岁造弓如旧,乞减免。”

⒉ 谓疲惫,不足。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春,正月,上疾小瘳;丁巳,御太和殿,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復故。”
宋朱熹《答陆象山》:“熹衰病日侵,去年灾患亦不少,比来病躯方似略可支吾,然精神耗减,日甚一日,恐终非能久於世者。”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先太仆》:“神色耗减,精气消亡。”

耗减造句

在特大地震作用时,隔震结构还可以通过阻尼器耗减地震能。
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所引起的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问题,给各国国民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的效果,“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理念之一。
驱邪术的法力消耗减少,现在同时受、影响。
不过,鉴于英特尔的新设计有望将能耗减至当前这代产品的一半,该公司攻入手机芯片市场的日子应该也会更近了。
气候变化和臭氧层耗减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据此,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损价值的理论与方法。
一盏烛火可以点燃千盏蜡烛,自己的生命却不会因此缩短。快乐从不因分享而耗减。
降低吊索具的消耗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汉字详情

hào [hao]
部首: 601
笔画: 10
五笔: DIT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DHQU
四角: 52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耒( 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2) 消息;音信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李商隐《即日》

(3) 又如:耗音(音耗,音信,消息);耗问(消息;音信);耗息(消息);恶耗,凶耗

(4) 方言称老鼠为“耗子”。也简称“耗” 。如:耗耗(方言。老鼠);耗爆(老鼠偷吃东西的声音)

(5)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称“耗”

动词

(1) 假借为“消”。亏损;消耗

耗,消也。——《苍颉篇》

永尝敢以耗气也。——《庄子·达生》。司马注:“损也。”

改煎金锡则不耗。——《考工记·函人为量》

耗,减也。——《广雅·释诂二》

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韩非子·孤愤》

夫美下而耗上,妨义之本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2) 又如:耗荡(消耗毁坏);耗米(历代从水道转运米粮,每担在正额外另加数斗米,作为沿途耗损之用;对定额所收的正米而言,称之为耗米);耗失(减少,损失);耗力(耗费力气、力量)

(3) 损失,受损失;耗费

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史记·李斯列传》

(4) 又如:耗敝(耗费损害);耗蠹(耗费损害);耗燥(枯竭)

(5) 〈方〉∶拖延 。如:别耗着了;耗时间;耗误(耽误);耗磨(消磨)

(6) 铲除 。如:耗稻(方言。锄去稻田的杂草)

形容词

(1) 歉收

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礼记·王制》

(2) 土壤瘠薄

耗土之人丑。——《大戴礼记·易本命》。注:“疏薄之地。”

(3) 又如:耗土(瘠薄的土地)

(4) 空虚

耗,虚也。——《玉篇》

多而乱曰耗。——《荀子·脩身》。注:“虚竭也。凡物多而易尽曰耗。”

(5) 零落

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淮南子》。高诱注:“耗,零落也。”

英文翻译

consume, use up; waste, squa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hau1 ho1 hau5 ho5 [东莞腔] hau5 [沙头角腔] hau1 [客英字典] hau1 hau5 [海陆丰腔] hau1 ho1 hau5 ho5 [梅县腔] hau1 ho1 [宝安腔] hau1 [客语拼音字汇] hau1 hau4 ho4
◎ 潮州话:h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到去聲開口一等xɑuhauh/xaw
jiǎn [jian]
部首: 204
笔画: 11
五笔: UDG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MIHR
四角: 331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2) 同本义

减,渻也。——《说文》

减,少也。——《广雅》

减,尽也。——《管子·宙合》

谮始既减。——《韩诗·巧言》。传:“少也。”

克减侯宣多。——《左传·文公十七年》

太仆减谷食。——《汉书·元帝纪》

为减舆从。——清· 张廷玉《明史》

增减要语。——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今昔而减。——清· 洪亮吉《治平篇》

减一分则喜。——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减算(减少税收;减少年寿);减膳(吃素或减少菜肴);减了口里的(减少饮食)

(4) 不足;不到;少于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世说新语》

(5) 诛,杀

减二卿。——《史记·赵世家》

(6) 降低;减轻

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轻也。”

(7) 又如:减流(从轻流放罪犯);减等(减轻刑罚的等级;从轻判刑;减低等级);减降(减轻降低);减汰(削减淘汰)

(8) 节约,节省,俭约 。如:减妆(亦作“减装”。妇女盛梳妆用品和首饰的匣子);减勒(从简);减样(简易的);减约(俭省节约)

英文翻译

decrease, subtract, diminish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梅县腔] gam3
◎ 潮州话:giam2 【澄海】gia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