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笺

háo jiān [ hao jian]
繁体 毫箋
注音 ㄏㄠˊ ㄐ一ㄢ

词语释义

毛笔和精美的纸张。借指诗文著作。

词语解释

  1. 毛笔和精美的纸张。借指诗文著作。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 黄陶菴 之深於譬证, 唐荆川 之熟於歷史, 归震川 之原於《六经》,洵令毫笺生色。”参见“ 毫素 ”。

引证解释

⒈ 毛笔和精美的纸张。借指诗文著作。参见“毫素”。

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黄陶菴之深於譬证, 唐荆川之熟於歷史, 归震川之原於《六经》,洵令毫笺生色。”

毫笺的网络释义

毫笺

  • 毛笔和精美的纸张。借指诗文著作。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 黄陶菴 之深於譬证, 唐荆川 之熟於历史, 归震川 之原於《六经》,洵令毫笺生色。”
  • 汉字详情

    háo [hao]
    部首: 419
    笔画: 11
    五笔: YP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XYRBU
    四角: 0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 同本义

    未成毫狗。——《尔雅·释畜》

    (3) 又如:毫光(如毫毛的光芒 );毫芒(毫毛的细尖);毫黍(毫毛与黍粒。比喻极微小);毫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

    (4) 毛笔的头部;毛笔

    (5) 又如:毫端(毛笔笔尖);毫笺(毛笔和精美的纸张);毫管(指毛笔);毫墨(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6) 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明足以察秋毫之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锐思于毫芒之内。——班固《答宾戏》

    (7) 又如:毫分(比喻极细微);毫忽(一点点儿。十忽为丝,十丝为毫,十毫为厘);毫厘不爽(一点儿也不差);毫芥(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8) 单位名

    (9) 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10) 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

    (11) 〈方〉∶银元一角称为一毫

    副词

    完全 ——与不、无连用在名词、动词前表示一点儿也不。如:毫无倦意;毫不足怪

    前缀词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 。如:毫米;毫升

    英文翻译

    fine hair; measure of length

    方言集汇

    ◎ 粤语:hou4
    ◎ 客家话:[梅县腔] hau2 [陆丰腔] hau3 [客英字典] hau2 [台湾四县腔] ho2 hau2 [客语拼音字汇] hau2 ho2 [海陆丰腔] ho2 hau2 [宝安腔] hau2 [沙头角腔] hau2
    ◎ 潮州话:h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胡刀平聲開口一等ghau/hau
    jiān [jian]
    部首: 624
    笔画: 11
    五笔: TGR
    五行:
    仓颉: HIJ
    四角: 885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竹,戋( 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

    (2)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名词

    (1) 注释的文字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2)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3)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4)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5) 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

    (6) 名片;名刺

    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英文翻译

    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