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

lǎo líng huà [lao ling hua]
注音 ㄌㄠˇ ㄌ一ㄥˊ ㄏㄨㄚˋ

词语释义

指在人口年龄构成中六十岁或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

老龄化造句

这种“疾病压缩”,即慢性病和能力丧失被压缩到生命终了前的很短的时间段内,是老龄化人口中的一种当前趋势。
如果日本能为老龄化和人口缩减开出良方,邻国们全都会洗耳恭听。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它的经济真正起飞前面对着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前景,专家说。
当然,刺激迅速老龄化国家扩大内需的一个复杂性在于,长期供应并不是问题。
结果:摸清了钟祥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农村高龄老人的社会心理特征。
此外,还对人口老龄化、乡村人口城镇化、劳动力人口比等问题进行了初略讨论,并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进行了建模。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甚至萎缩,增长滞缓的可能性其实更大。
人口的老龄化,推动了老年产品的消费,也促进了老年产品包装业的发展。
在动物实验中,我们证明了在老龄化过程中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会导致内皮细胞的缝隙连接下调。
中国人口老龄化首先出现在大城市,北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从全球情况来看,由于许多国家正经历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老年人的需求无法得到完全满足,因此预计虐待老人情况的数量还将增加。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在人口不断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养老问题成为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
,是中国未来创造力、竞争力和战斗力所在,结构失衡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的持续发展,少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和病苦老龄化问题加剧,社会和家庭都不堪负担。
人口老龄化,其实不可怕。尊老意义深,敬老责任大。人人都奉献,爱心已无价。你来送温暖,我来帮一把。鹤发露童颜,文明绽奇葩!
几十年前实行的计划生育正常也造成了老龄化现象,少数几个壮年人可能会摊上众多高龄的退休亲属。
未来二三十年,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总量的增长放缓、停止,甚至可能下降,被抚养人口的负担加重。
特别强调的是需要踏踏实实地落实“三级预防”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健康老龄化”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一个社会的人口增加率越接近零,其人口便愈老龄化。
“随着国家的老龄化,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不会再上升”,瑞士信贷集团日本高级经济学家白川浩道说。
其中之一人们对车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因为一方面人口正步入老龄化,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变低或者是负增长。

汉字详情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líng [ling]
部首: 803
笔画: 13
五笔: HWBC
五行:
仓颉: YUOII
四角: 28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齿,令声。从牙齿来看年龄的长幼,所以从“齿”。本义:年龄)

(2) 同本义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陶渊明《责子》

(3) 又如:学龄儿童;高龄;龄齿(年龄)

(4) 年限;年数

暂游越万里,少别数千龄。——鲍照《代升天行》

(5) 又如:工龄;党龄;教龄

(6) 生物学上指某些动植物生长期中划分的阶段 。如:树龄;七叶龄;虫龄

英文翻译

age; years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宋本广韵

huà,huā [hua]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P
四角: 24210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huā

英文翻译

change, convert, reform; -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3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霸麻二合去聲合口二等hruah/xoah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