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老当益壮
(1) 主要指老年人继续保持旺盛的斗志
(2) 年纪虽老,仍健康和充满活力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成语辨析
壮;不能写作“状”。
成语用法
老当益壮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谓年虽老而志更壮。
引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援﹞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寧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宋辛弃疾《满江红·送徐行仲抚干》词:“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説。”
邹韬奋《抗战以来》五:“在六七十岁的老前辈中,我们可以看到富有斗争精神、老当益壮的伙伴。”
老当益壮的国语词典
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指年纪虽大而志气更加豪壮。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作「老而益壮」。
老当益壮的网络释义
老当益壮 (汉语成语)
老当益壮的翻译
老当益壮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āng
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1
◎ 潮州话:多秧1 多安3 多秧3 ,deng1(tng) dang3(tàng) deng3(tg)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士,爿(
)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2) 同本义
壮,大也。——《说文》
壮,健也。——《广雅》
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方言》
三十曰壮。——《礼记·曲礼》
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纪》
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男气壮力。——《逸周书》
壮哉我中国少年。——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3) 又如:壮浪(健壮);壮盛(强壮旺盛);壮勇(强壮而勇敢);壮武(强壮勇武);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强壮,强健)
(4) 豪壮;豪迈
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晋书·谯刚王逊传》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壮游》
(5) 又如:壮夫(豪壮之士,豪杰);壮思(豪壮的情思);壮情(豪壮的情怀、抱负);壮意(豪壮的意气)
(6) 勇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魏策三》
(7) 又如:壮武(勇壮,雄武);壮悍(勇壮强悍);壮毅(勇壮刚毅);壮辞(勇壮的言辞)
(8) 宏伟
克壮其犹。——《诗·小雅·采芑》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史记·高祖纪》
(9) 又如:壮丽(雄伟华丽);壮制(宏伟的制作);壮图(伟大的志愿、计划)
(10) 坚实,坚牢
金绳铁索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韩愈《石鼓歌》
动词
(1) 增强
《唐史拾遗》曰:“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不能下殿,上遣人掖出之。” 王进谢罪曰:“臣以三斗壮胆,不觉至此。”—— 杜甫《饮中八仙歌·注》
(2) 又如:给他壮胆;壮声势
(3) 长成年,长大
男女当壮,扶辇推舆,相赌树下,戏笑超距,终日不归。——《管子》
(4) 以…为壮美;赞赏
单于壮其本。——《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甚可壮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识者壮之。——《明史》
(5) 伤。通“戕”(
)姤,女壮,勿用取女。——《易·姤》
韩安国 壮趾, 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汉书》
名词
(1) 壮年 。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
少壮不努力。——《乐府诗集·长歌行》
比后壮乃问其母。(壮:成年。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长大成人。)——晋· 干宝《搜神记》
(2) 灸法术语
(3) 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4) 指艾炷。如大壮灸,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
(5) 壮族的省称 。原作“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