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究

lǎo xué jiū [ lao xue jiu]
繁体 老學究
注音 ㄌㄠˇ ㄒㄩㄝˊ ㄐ一ㄡ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老学究 lǎoxuéjiū

(1) 年老迂腐、缺乏想象力、狭隘空谈的人或在陈述或运用知识时过分强调细节的人

old pedant

词语解释

  1. 指迂腐而不通世故的书生。

    清 钱谦益 《特进光禄大夫大学士孙公行状》:“公正色曰:御史所云,是老学究书本话头,望皇上为 尧 舜 心,实无他。”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老学究论诗,必有一副门面语。”

  2. 泛指塾师。

    邹韬奋 《经历》五:“我真料想不到,居然做了几个月的‘老学究’!”

引证解释

⒈ 指迂腐而不通世故的书生。

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大学士孙公行状》:“公正色曰:御史所云,是老学究书本话头,望皇上为尧舜心,实无他。”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老学究论诗,必有一副门面语。”

⒉ 泛指塾师。

邹韬奋《经历》五:“我真料想不到,居然做了几个月的‘老学究’!”

老学究的国语词典

称年老的读书人。有讥讽其固陋的意思。

老学究的网络释义

老学究

  • 读书人的通称;亦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浮夸的学究。清·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大学士孙公行状》:“公正色曰:御史所云,是老学究书本话头,望皇上为尧舜心,实无他。”
  • 老学究造句

    弟弟背古文的时候,总是摇头晃脑,像个老学究似的。
    陈寅恪给人的印象是个严肃古板的老学究,而在他的。
    然而这个月抽空去见的几个贤士,要么是只会吟诗作画,寻章摘句的老学究。
    李长庚得了个长江观风使的名头,却不知这观风使是什么官职,北洋官员也都不清楚这是个什么头衔,好在郑汝成的师爷是个老学究,在一翻查阅后,得出个结论。
    散会时,清高儒雅、平时不苟言谈、一副老学究模样的陆教授正好走在蓝飞扬身边不远。
    译文蛮认真,一字字好像抠得挺死,但一查原文,那么多舛错,还诘屈聱牙,非常做作,比老学究作律诗还别扭。
    我是个老学究:对我来说就是“还不能实际投入应用”。
    就让那些“老油条”们认为我是一个“老学究”,似乎是一种逃离这一规则的方式。
    在江湖上横扫黑山口天彪天天豹,断骨老学究,血战章世英,并与柳真人四大高手决战。
    老学究更关心地问:“在哪儿吃的?”。
    吴玉刚每天如醉如痴的读着老学究的书籍。
    吉格斯就是这样的老学究,他认为这将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第一感觉就是一个老学究,对兵法古文那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动不动引经据典,说得一帮菜鸟甚至是阎王和勾魂使者都是哑口无言。
    因此这次的调查,本来只是另两人的活计,可谁知道事情闹得太大,居然连这位年高德勋的老学究都惊动了。
    现在,你会听到我和,来回的讲好多次,好吧我当然是个老学究,但是我也是一个老程序员。
    小叶他们都称呼老学究为钱教授,我和胖子入乡随俗,也将之称为钱教授。
    这个老学究只会拘执旧理,一点也不变通。
    弗朗克蒙教授是位蛾类专家,完美的老学究,哪怕只有我一个听众,他也会着正装、打领带,认真讲解。
    老学究:等一下,大家停下。让公主上楼睡我们的床。
    俞伯伯这番说教,倒真像是书塾里的老学究。

    汉字详情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xué [xue]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I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ND
    四角: 9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名词

    (1)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英文翻译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

    jiū [jiu]
    部首: 523
    笔画: 7
    五笔: PW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CKN
    四角: 304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九声。本义:穷;尽) 同本义

    究,穷也。——《说文》

    靡届靡究。——《诗·大雅·荡》

    害气将究。——《汉书·食货志》

    此告民究也。——《吕氏春秋·任地》

    靡届靡究。——《诗·大雅·荡》

    害气将究。——《汉书·食货志》

    此告民究也。——《吕氏春秋·任地》

    必须天道,周旋无究。——《国语》

    (2) 又如:究途(走完全部的路程。比喻做事有始有终);究年(终年);究归(终归)

    动词

    (1) 谋划;研究;探求

    究,谋也。——《尔雅》

    不舒究之。——《诗·小雅·小弁》

    爰究爰度。——《诗·大雅·皇矣》

    莫可究详。——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究讨(研究探讨);究理(推求事物的原理);究心(费力;用心钻研);究味(研究体会);究明(研究清楚);究索(研究探索)

    (3) 系统调查或追查

    是究是图。——《诗·小雅·棠棣》

    不究其旧。——唐· 韩愈《原毁》

    究其旧。

    士之孝曰究,究者,以明审为义。——《孝经·援神契》

    究主使者。——《明史》

    (4) 又如:究讯(追查审问);究治(追究处治);究审(追究审问);究切(追究责备);究处(追究处分);究询(追究询问);究寻(追查)

    (5) 达,贯彻

    有擅主之臣,则君令不下究,臣情不上通。——《韩非子》

    副词

    毕竟,到底

    其究安宅。——《诗·小雅·鸿雁》

    独见环儿仍是先前,究不甚钟爱。——《红楼梦》

    寒家在此虽住了三代,究系寄居,亲友甚少。——《镜花缘》

    百姓究何辜。——《广东军务记》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u5 kiu5 [东莞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梅县腔] giu5 [海陆丰腔] giu5 kiu6 [陆丰腔] giu5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祐去聲開口三等kiuh/kiowkĭə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