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娘

lǎo dà niáng [lao da niang]
注音 ㄌㄠˇ ㄉㄚˋ ㄋ一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 lǎo dà niáng ] :

老大娘 lǎodàniáng 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词语解释

  1. 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孙犁 《白洋淀纪事·山地回忆》:“在大娘背后还有一位雪白头发的老大娘。” 杜鹏程 《延安人》:“老大娘!听口音,你像 延安 人。说不定咱们还是乡亲哩!” 峻青 《张玉生》:“老头子把热炕头让给了我,自己坐在我的对面。老大娘就忙着烧水沏茶。”

引证解释

⒈ 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孙犁《白洋淀纪事·山地回忆》:“在大娘背后还有一位雪白头发的老大娘。”
杜鹏程《延安人》:“老大娘!听口音,你像延安人。说不定咱们还是乡亲哩!”
峻青《张玉生》:“老头子把热炕头让给了我,自己坐在我的对面。老大娘就忙着烧水沏茶。”

老大娘的国语词典

尊称年长的妇人。

老大娘的网络释义

老大娘

  • 老大娘:汉语词汇
  • 老大娘:靳尚谊创作油画
  • 老大娘 (汉语词汇)

  • 老大娘,拼音lǎo dà niáng 。释义:对年老妇女的尊称(多用于不相识的)。
  • 老大娘的翻译

    英语: old lady, Madam (polite address)​, CL:
    德语: Oma (S)​
    法语: tante, grand-mère

    老大娘造句

    老大娘终于找到了散失多年的儿子。
    老大娘一上车,小明就连忙站起来给她让座。
    小姗利用空余时间,热心帮助军属老大娘洗衣服。
    一位藏族老大娘激动地说:“党对我们的恩情,真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见老大娘就要摔倒了,张明赶紧跑上去扶住。
    老大娘一上车,小朋友就连忙给她让座。
    我们去参观敬老院,里面全是鸡皮鹤发的老伯伯和老大娘。
    战士们饥肠辘辘时,几位老大娘送来了大饼、鸡蛋和米汤。
    老大娘一个劲的感谢肖飞,公交车上坐车的乘客也都跟着赞扬肖飞的拾金不昧。
    从车门口又传来她清脆甜美的声音:“老大娘,您慢点,我扶您。”。
    邮政所营业员叫老大娘把被子掏出来,要检查。
    他醒来的时间发现一位老大娘正在照料他。
    慢慢的广场人越来越多,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大爷们老大娘们,练着太极,打起象棋自娱自乐,悠然自得。
    这时老大娘立刻对他热呼起来。
    老大娘本来心脏就不太好,突然间听到这么大的动静,立刻就感觉心脏很不舒服,吓得一家人赶紧给老大娘接连吃下几粒救心丸。
    为了弄清事实,他们走访了四、五户人家,大家都说,魏庆廉是个坏家伙,那个老大娘确实没吃的了。
    上前询问得知,老大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克苏农一师一连的退休农工。
    住苏鲁克村工作组的同志自带镰刀,来到木罕老大娘的地里收割玉米。
    老大娘特别为伤员炖了一只鸡。
    就当车队工作人员为此发愁时,一名老大娘来到车队寻找失物。

    汉字详情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niáng [niang]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IAV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2) 同本义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3) 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此);新娘;姑娘

    (4) ∶母亲

    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

    爷娘唤女。

    (6) 又

    爷娘闻女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我出生时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亲);娘母子(母亲)

    (8) 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

    那秋菊拾着鞋儿道:“娘这个鞋,只好盛我一个脚指头儿罢。”——《金瓶梅词话》

    (9) 称人之妻 。如:娘们(指妻子)

    (10)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娘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婶娘;姨娘

    英文翻译

    mother; young girl; woman;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n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ong2 [东莞腔] ng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2 [陆丰腔] gniong3 [客英字典] ngiong2 [海陆丰腔] ngiong2 [沙头角腔] niong2 [台湾四县腔] ngiong2 [宝安腔] ng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nriang/niangɳ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