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坡乡

lǎo jūn pō xiāng [lao jun po xiang]

词语释义

老君坡乡位于甘肃省会宁县东南部,地处北纬35°33′—36°26′,东径104°31′—105°34′之间。

汉字详情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TXB

英文翻译

old, aged; experienced
jūn [ju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VT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KR
四角: 176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4)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5)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6)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8) 夫妇之间的尊称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9)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10) 主体 。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11)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动词

(1) 主宰、统治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2)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英文翻译

sovereign, monarch, ruler, chief, pr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 客家话:[陆丰腔] giun1 [梅县腔] giun1 [东莞腔] giun1 [客英字典] giun1 [海陆丰腔] giun1 [客语拼音字汇] giun1 [台湾四县腔] giun1 [沙头角腔] giun1 [宝安腔] gi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舉云平聲合口三等kĭuənkyon/kiun
[po]
部首: 334
笔画: 8
五笔: FHCY
五行:
仓颉: GDHE
四角: 4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皮声。本义:山地倾斜的地方)

(2) 同本义

坡,陂也。——《说文》

隰则有泮。——《诗·卫风·氓》。传:“泮,坡也。”

(3) 又如:山坡;上下坡;坡土(山坡地);坡陀(山势起伏的样子;不平坦;山;山坡);坡坂(倾斜的山坡);坡梁(方言。土冈,山冈);坡垅(丘陵);坡撇(鸨儿。开妓院的女老板)

(4) 平原;原野

言阜者土山也,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陇。——宋· 韩拙《山水纯》

(5) 〈方〉∶低洼的大片田地 。如:俺爹下坡了;坡野(田野;野外)

英文翻译

slope, bank, hill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po1
◎ 客家话:[宝安腔] bo1 [梅县腔] bi1 bo1 [陆丰腔] bi1 po1 [客英字典] bi1 bo1 [东莞腔] bo1 [客语拼音字汇] bo1 [台湾四县腔] bo1 bok7 bi1 [海陆丰腔] bo1 bok7 bi1
◎ 潮州话:b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滂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pʰuɑphua
xiāng [xiang]
部首: 106
笔画: 3
五笔: X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VH
四角: 202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 地方;处所

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如:梦乡;醉乡

(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面对着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姓

英文翻译

country; rural; vill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