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楫

wéi jí [ wei ji]
繁体 維楫
注音 ㄨㄟˊ ㄐ一ˊ

词语释义

1.亦作"维楫"。 2.系船之绳和船桨。

词语解释

  1. 亦作“ 维檝 ”。系船之绳和船桨。

    汉 贾谊 《治安策》:“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遇风波,船必覆矣。”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执法者,国之轡衔;刑罚者,国之维檝也。故轡衔不飭,虽 王良 不能以致远;维檝不设,虽良工不能以絶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维檝”。系船之绳和船桨。

汉贾谊《治安策》:“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遇风波,船必覆矣。”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执法者,国之轡衔;刑罚者,国之维檝也。故轡衔不飭,虽王良不能以致远;维檝不设,虽良工不能以絶水。”

维楫的网络释义

维楫

  • 系船之绳和船桨
  • 维楫(维楫)
  • “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遇风波,船必覆矣。”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执法者,国之辔衔;刑罚者,国之维檝也。故辔衔不饬,虽 王良 不能以致远;维檝不设,虽良工不能以绝水。”
  •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332
    笔画: 11
    五笔: X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VMOG
    四角: 201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隹( 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2) 同本义

    维,紘也。——《玉篇》

    维,车盖系也。——《说文》

    维,系也。——《广雅》

    斡维焉系。——《楚辞·天问》

    维王之大常。——《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

    居其维首。——《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

    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训》

    (3) 又如:维纲(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亦指维系、保持)

    (4) 隅,角落

    维,隅也。——《广雅》

    东北为报德之维也。——《淮南子·天文》

    (5) 又如:四维(四角);维那(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维岳降神(高山降其神灵)

    (6) 关键

    人君者,摄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维。——《后汉书·陈蕃传》

    法令为维纲。——《管子·禁藏》

    (7) 又如:维纲(纲纪;法度)

    (8) 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或曲面有二维,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9) 网

    维,网也。——《集韵》

    (10) 古地名 。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

    (11) 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如:纤维(动、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动词

    (1) 拴;系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诗·小雅·白驹》

    诸侯维舟。——《尔雅》。李注:“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

    牛马维娄。——《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系马曰维。”

    (2) 又如:维舟(系船靠岸停泊);维絷(羁绊束缚,强被挽留);维娄(系缚;羁縻);维梢(系船停泊);维楫(系船之绳和船桨);维绳(用绳系缚。比喻加以束缚);维结(连结);维城(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

    (3) 思考,计度。通“惟”

    维万世之安。——《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4) 又如:维度(思念;计度)

    (5) 维持;维系

    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6) 又如:维匡(扶持匡正);维挽(维护,挽救)

    (7) 表示判断,相当于“乃”、“是”、“为”

    众维鱼矣。——《诗·小雅·谷风》

    (8) 又如:维听(是听);维恭维敬(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介词

    (1) 由于

    维子之故。——《诗·郑风·狡童》

    (2) 又如:维是(由于是…)

    (1) 相当于“与”

    贲鼓维镛。——《诗·大雅·灵台》

    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国语》

    (2) 同“唯”。独

    维予与女。——《诗·小雅·谷风》

    (3) 又如:维能(唯独能够)

    助词

    (1) 用于句首,无义

    维以不永伤。——《诗·周南·卷耳》

    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2) 用于句中,帮助判断

    我马维驹。——《诗·小雅·皇皇者华》

    我马维骐》

    英文翻译

    maintain, preserve, safeguard

    方言集汇

    ◎ 粤语:wai4

    宋本广韵

    [ji]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KB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RSJ
    四角: 469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短的船桨)

    (2) 同本义。短曰楫,长曰楫

    棹,短曰楫,长曰棹。——《韵会》

    楫,舟擢也。——《说文》

    桧楫桧舟。——《诗·卫风·竹竿》

    楫齐扬以容与兮。——《楚辞·哀郢》。注:“船櫂也。”

    亡维楫。——《汉书·贾谊传》

    (3) 泛指船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樯倾楫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4) 又如:中流击楫;舟楫;楫子(船桨);楫橹(桨与橹);楫櫂(船桨)

    (5) 船

    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闯入者。——梁延《夷氛闻记》

    (6) 又如:闄櫂(船);楫师(船工)

    动词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诗·大雅·稢朴》

    一手附舟傍,一手楫水而至岸也。——明· 费信《星槎胜览》

    英文翻译

    oar, paddle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zi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宝安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海陆丰腔] z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