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途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都城内的东西大道。语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郑玄 注:“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 贾公彦 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郡邑下·路》:“国都中路曰纬途。”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都城内的东西大道。
引语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郑玄注:“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
贾公彦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郡邑下·路》:“国都中路曰纬途。”
纬途的网络释义
纬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韦声。本义:织横纱)(2) 同本义
纬,织横丝也。——《说文》
恃纬萧而食者。——《庄子·列御寇》。释文:“织也。”
(3) 又如:纬萧(用蒿草编织窗帘子)
(4) 缠捆,系束 。如:纬狗(拴狗)
(5) 组织 。如:纬文(安排组织文章)
(6) 治理 。如:纬世(治理天下。同经世、治世);纬武经文(指人文武兼备,有治世之才);纬地经天(治理国家)
名词
(1) 纬纱;织物的横丝 ,它与经纱交叉,从一匹布的织边到织边。与“经”相对。如:纬经(犹经纬。纵横交错);纬编针织物
(2) 东西向的道路或土地。与南北向的“经”相对
凡地东西为纬。——《大戴礼记·易本命》
正督经纬。——《周髀算经》
(3) 又如:纬途(古代都城内的东西大道)
(4) 行星的古称
五纬相汁。——《西京赋》。注:“五星也。”
(5) 又如:纬象(星象);纬星(行星的总称)
(6) 琴徽,系琴弦的绳子
挟人筝而弹纬。——《楚辞·愍命》。王逸注:“纬,张弦也”。
(7) 地理学上所假想为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南北分度线。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以南的叫南纬
国中九经九纬。——《周礼·考工记·匠人》
(8) “纬书”的简称。神学附会儒家经典的书 。如:纬谶(纬书与“论语谶”、“河图”、“洛书”等谶文的合称);纬候(纬书与《尚书中候》的合称。亦为纬书的通称);纬术(纬书之学);纬图(纬书图谶之类的统称);纬说(纬书的学说)
(9) 古筝上的弦 。如:弹纬(弹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余声。本义:道路)(2) 同本义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途轨(路途);途辙(路上之车迹);途毙(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说(道途之说);途陌(道路);途水(取道水路);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4) 生涯,经历。仕途 。如:宦途;前途远大;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5) 职位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6) 途径;路子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盐铁论·本议》
(7) 又如:途程(方法,办法);途途是道(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沙头角腔] tu2 [陆丰腔] tu3 [宝安腔] tu2 [东莞腔] tu2 [梅县腔] tu2 tu5 [客英字典]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徒 | 同都 | 定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do/du | dʰ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