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鱼

hóng yú [ hong yu]
繁体 紅魚
注音 ㄏㄨㄥˊ ㄩˊ

词语释义

1.红色的鱼。 2.红笛鲷的别称。体长,侧扁,色鲜红。栖息于暖海底层。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海产鱼之一。

词语解释

  1. 红色的鱼。

    唐 窦牟 《奉使至邢州赠李八使君》诗:“瓮头开緑蚁,砧下落红鱼。”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钓前青翰交加倚,醉后红鱼取次分。”

  2. 红笛鯛的别称。体长,侧扁,色鲜红。栖息于暖海底层。是我国 南海 重要的海产鱼之一。

引证解释

⒈ 红色的鱼。

唐窦牟《奉使至邢州赠李八使君》诗:“瓮头开緑蚁,砧下落红鱼。”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钓前青翰交加倚,醉后红鱼取次分。”

⒉ 红笛鯛的别称。体长,侧扁,色鲜红。栖息于暖海底层。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海产鱼之一。

红鱼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一种深海鱼类。身体呈红色,鳍黑色,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海产鱼。

红鱼造句

有一天,一只凶猛的金枪鱼吃掉了所有的小红鱼,只有小黑鱼逃走了。
如今,你将会在由油酥千层糕式海扇贝配红鱼子酱百香果或由野猪肉和狐狸浆果制成的斯德罗戈诺夫式酱肉的菜肴中得到证明。
那边游来了一群小红鱼“你在干什么呀?”。
????素有“北国渔乡”之称的乌伦古湖盛产五道黑、红鱼、贝加尔雅罗鱼等,是新疆第二大渔业基地。
其物产更是丰富,有遐名中外的茶叶“婺绿”、味道鲜美的荷包红鱼,石冠群山的“龙尾砚”还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星洲红鱼在淡水中养殖生长表现优于其他罗非鱼品种。
真鲷、鲈鱼、石斑、红斑、红鱼、黄鲷、黑鲷。
拥有迄今我所曾看过的最好的红鱼基因库。
海虾,白螺,青口,鱿鱼,比目鱼,拨皮鱼,红鱼,白鲳鱼。
红鱼、双髻鲨和其他海洋生物会滑入你的视线或游过你的上方。
科学家说,牠的命运是一个警世故事,与先前被大量滥捕的纽西兰红鱼类似。
此刻的周红鱼一脸小花猫似,眼睛红肿红肿的,风鬟雨鬓,水?哦,你等下。
有人说这湖怪是一种学名叫哲罗鲑的大红鱼。
它正张着二尺半长的大嘴,流着口水,望着面前的小红鱼。
同时对松花江水系翘嘴红鱼白的生长和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末了,忽然想起厨房里的两尾大红鱼,冲进厨房就端出鱼盆献宝似的邀功,姐姐快看,我们今天还抓了鱼。
金鱼和红鱼是中国园林中最为常见的观赏鱼类。
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的红鱼粉能达到甲鱼饲料原料的酸价要求。
一条红鱼啄了一下他白色的身子,他不禁哈哈一笑。
情人湾常可钓到的鱼类有:石斑、青衣、海鲤、河脉、海鳗、红鱼、鹦哥鱼等。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yu]
部首: 810
笔画: 8
五笔: QG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WM
四角: 27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鱼甲烟聚,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

动词

(1)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以佃以鱼。——《易·系辞下》

公将如棠观鱼者。——《左传·隐公五年》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间。——宋· 孔武仲《自实丰仓归》

(2) 又如:鱼罟(鱼网);鱼户(捕渔之家);鱼船(钓鱼或捕鱼的船只);鱼钓(钓鱼);鱼榔(捕鱼时用来惊鱼入网的木棒);鱼舸(渔船。又作“鱼舲”);鱼罩(捕鱼竹罩)

英文翻译

fish;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