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轮

hóng lún [ hong lun]
繁体 紅輪
注音 ㄏㄨㄥˊ ㄌㄨㄣˊ

词语释义

1.比喻红日。 2.亦作"红纶"。红色巾披。

词语解释

  1. 比喻红日。

    唐 李咸用 《晓望》诗:“碧浪催人老,红轮照物忙。” 元 白朴 《恼煞人》曲:“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

  2. 亦作“ 红纶 ”。红色巾披。

    唐 李贺 《谢秀才有妾缟练》诗之四:“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王琦 汇解:“ 庾信 诗:‘步摇釵朵动,红轮披角斜。’ 李頎 诗:‘织成花映红纶巾。’二诗轮纶字体虽殊,详义则一。疑是妇女所佩巾披之类,故为泪所沾湿也。”

引证解释

⒈ 比喻红日。

唐李咸用《晓望》诗:“碧浪催人老,红轮照物忙。”
元白朴《恼煞人》曲:“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
《西游记》第三六回:“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

⒉ 亦作“红纶”。红色巾披。

唐李贺《谢秀才有妾缟练》诗之四:“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王琦汇解:“庾信诗:‘步摇釵朵动,红轮披角斜。’ 李頎诗:‘织成花映红纶巾。’二诗轮纶字体虽殊,详义则一。疑是妇女所佩巾披之类,故为泪所沾湿也。”

红轮的国语词典

太阳。

红轮的网络释义

红轮

  • 本次出版的《红轮》中文版第一卷《1914年8月》(第一二三部)主要描写革命前夕俄国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和一战爆发后与德国之间的战争经过,涉及了俄国以及欧洲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作者极力把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现在读者眼前,用文学笔调一一对其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力求多方面、全方位反映历史现实,以此对实际发生的历史过程展开讲述,并在其中融会贯通了作者对俄国和西方、过去和现在种种思想文化传统的褒贬和取舍。
  • “只有斧头才能拯救我们,别无其他,只有斧头……俄罗斯在呼唤斧头。”这首引自致赫尔岑《钟声》的一封信成《红轮》的开头。 《红轮》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索尔仁尼琴最大的一部鸿篇巨制,也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宏大、卷帙最浩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小说。这部描写俄国战争和苏共历史的史论-政治性小说,从1914年8月的一战开始,一直写到1916年的俄国民权运动、俄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水兵叛乱,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构成了俄罗斯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重现了整个20世纪俄国和苏联的历史。
  • 索尔仁尼琴
  • 其他作品包括:《我们从不犯错》(We Never Make Mistakes)(1963年)、《癌症病房》(Cancer Ward)(1968年)、《1914年8月》(1971年)、《列宁在苏黎世》(1976年)、《牛犊顶橡树》(The Oak and the Calf)(1980年)、《重建俄罗斯》(Rebuilding Russia)(1991年)。《红轮》(The Red Wheel)是关于俄罗斯历史的系列著作,共有多卷,第一卷发表于1989年,是扩展版的《1914年8月》。《爱情女与无辜人》(The Love-Girl and the Innocent)(1970年)和《风中残烛》(Candle in the Wind)(1973年)是两部剧本。
  • 1.一部深刻揭示苏共专制体制真实面貌的史论—政治小说,从根本上反映了苏联解体的必然性。
  • 2.一部与《苏联内战史》齐名的政论作品。
  • 3.一部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小说。
  • 4.一位让斯大林抓狂,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布什、萨科奇交口称赞的传奇作家。
  • 索尔仁尼琴顽固、孤独和好战的文学斗争,令他赢得了先知的力量,他得以在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中揭露苏联时代的痛苦。
  • ——《纽约时报》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这些继承俄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富有活力的作品,远胜过一般的文字。他是一位道德和精神领袖,其著作不仅具有伦理价值,也具有美学品味。
  • ——《卫报》
  • “在这套系列小说里,涉及了俄国以至欧洲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作者极力把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现在读者眼前,用文学笔调一一对其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
  • ——清华大学教授 秦辉
  • “《红轮》是一部有争议的书,一部奇书,有人认为这部书反映了历史真实,有人认为它歪曲了历史,但它是一部奇书这一点上,却是众口一词的。”
  • ——俄罗斯文学研究理事 何茂正
  • “索尔仁尼琴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后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
  • ——俄罗斯女作家 尤利兹娅
  • “曾反对极权主义,并就此写了不少优秀作品,从而表现出他的公民勇敢精神”。
  • ——苏联前总统 戈尔巴乔夫
  • “这是全俄罗斯的巨大损失。我们深感自豪,索尔仁尼琴是我们的同胞和同代人。我们会永远记得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坚强勇者。”
  • ——俄罗斯总理 普京
  • “不妥协、理想主义和他漫长而又起伏多变的一生,使索尔仁尼琴成为一个来自小说中的英雄,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继承人。”
  • ——法国总统 萨科齐
  • “只有斧头才能拯救我们,别无其他,只有斧头……俄罗斯在呼唤斧头。”这首引自致赫尔岑《钟声》的一封信成为即将出版的《红轮》一书的开头。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称,《红轮》中文版将在下月出版。
  • 据悉,《红轮》是诺贝尔奖得主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创作的小说中最大的一部鸿篇巨制,全书近千万字。《红轮》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文学史中篇幅最宏大、卷帙最浩繁、反映历史事件时间跨度最长的一部小说。
  • 《红轮》聚焦俄国革命
  • 在这部被称为“往日叙事”的历史小说里,除虚构人物外,有几百个历史人物出场。所反映的事件时间跨度从1914年8月的一战到1916年的俄国民权运动、俄国资产阶级二月革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水兵叛乱,一直写到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小说一共20集,每集分为二到四部,每部40万-70万字,总字数接近千万。本次率先出版的是前三集,共八部,主要书写的是十月革命。
  • 本书的译者之一何茂正介绍,《红轮》最早构思于1937年,中间一度中断写作,1963年索尔仁尼琴再次收集资料,并于1965年完成第一部。1971年在巴黎率先出版,引起轰动。此后作者又完成了第二部,并在佛蒙特出版。在1974年被逐出苏联后,此书写作再次被中断,但是在瑞士期间,索尔仁尼琴阅读到那里保存的大量有关列宁的资料,并对列宁的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扩展了相关章节的构思。
  • 一部极富争议的奇书
  • 1976年,索尔仁尼琴迁居美国,大多数时间都远离公众。他在1978年著名的哈佛演讲中,将美国称为精神上的矮子,沉于庸俗唯物主义。而他的儿子伊格纳特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的低调也有其文学上的原因,因为他正在争分夺秒地写作《红轮》。
  • “在这套系列小说里,涉及了俄国以至欧洲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作者极力把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现在读者眼前,用文学笔调一一对其作出自己的解释和评价。”
  • 何茂正提到,《红轮》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描写,不像市井文学那样以情节取胜,但读来别有一番风味。“《红轮》是一部有争议的书,一部奇书,有人认为这部书反映了历史真实,有人认为它歪曲了历史,但它是一部奇书这一点上,却是众口一词的。”
  • 红轮和以下九本书获得2010年深圳读书月年度10本好书,具体排名和评语如下:
  • 《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用生命写成的书,是一本关于大时代、大智慧的书,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精神史。江平先生以一个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观察者和推动者的身份,践行了学者作为社会转型“扳道夫”的责任伦理。(评委:魏甫华)
  • 《巨流河》
  • 推荐理由:《巨流河》是一部以个人经历记录民国时代变化的作品。它通过个人讲述展现历史局部成因与细节过程,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思考用文字记录,通过这些事件告诉读者另一种观察角度。情感细致,文字从容,是难得的平实之作。(评委:杨小洲)
  • 《重新发现社会》
  • 推荐理由:《重新发现社会》用理性而清醒的思想,展开“重新发现社会”之旅,从国家到个体,从都市到乡村,作者熊培云怀着对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关怀与担当,旨在对公民的意识启蒙。(评委:绿茶)
  •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
  • 推荐理由:以简单、直接、不虚华包装的方式,重现一段记忆边缘的历史,读者接触这些黑白照片时,无可避免产生了与那个时代事件的某种联结。(评委:杨照)
  • 《少年张冲六章》
  •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忧思深广的小说,是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深层肌理而对当代教育困境进行探求的书。它言说少年,但更值得成年人阅读。(评委:孙小宁)
  • 《1Q84》
  • 推荐理由:该书不仅试图借讲述历史而预测未来,且突破了村上小说的单纯模式,追求“综合小说”的文史哲综合效应,博大精深。此外,村上春树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其现代化思考,值得中国读者学习与深思。(评委:朱侠)
  • 《苏联的心灵》
  • 推荐理由:伯林有关苏联的文论,是世界上最好的观念史学家对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文化现象的解析。对读者而言,这不是一堆结论,而是一种启示。(评委:王绍培)
  • 《朝闻道集》
  • 推荐理由:书名来自孔子语录“朝闻道、夕死可矣”,作者热情而不火气,智慧而不迂腐,关心社会人生而无道学气,思想深刻但却易读好懂。(评委:朱侠)
  •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 推荐理由:在学风浮躁的当下,这本书集团队之力、多年之功,以扎实的考据、精当的分析,一醒读者耳目。这是一本能传之久远的思想史研究力作。(评委:小宝)
  • 《红轮》
  • 推荐理由:索尔仁尼琴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他的巨著《红轮》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俄国社会的大变革,是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宏大的作品。(评委:止庵)
  • 红轮的翻译

    英语: the sun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lún [lun]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KQOP
    四角: 485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仑( lún)声。本义:车轮,轮子)

    (2) 同本义

    轮,有辐曰轮,无辐曰辁。——《说文》。按,考工有轮人。

    坎为弓轮。——《易·说卦》

    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金车玉作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轮指(弹奏乐器的一种指法:一手的几个手指接连动作,犹如车轮的转动);轮轭(车轮和车轭);轮崇(车轮的高度)

    (4) 引申为车子

    椎轮抵长乐。—— 梁简文帝《长安道》

    (5) 又如:轮轩(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轮鞅(车马。比喻访客);轮盖(车盖)

    (6) 凡平圆形像车轮似的东西

    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7) 又如:叶轮;花轮;月轮;收卷钓丝的转轮

    (8) 树的年龄 。如:年轮

    (9) 轮船的省称 。如:江轮;轮舟(轮船);轮舶(即轮船)

    (10) 指月亮 。如:轮彩(指月亮);轮辉(指月光或日光)

    (11) 边缘,外围 。如:轮周(圆周);轮廓(指钱的内外边缘)

    (12) 制作车轮的工匠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

    (13) 又如:轮人(制作车轮的工匠);轮舆(轮人和舆人)

    (14) 姓

    形容词

    (1) 高大的样子

    宫阙方轮焕。——白居易《和望晓》

    (2) 又如:轮囷(高大的样子);轮奂(形容房屋的高大华美);轮焕(高大华美)

    (3) 众多 。如:轮豳(众多的样子)

    动词

    (1) 回转;转动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彷徨·祝福》

    (2) 又如:轮甲(转动手指);轮藏(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轮磨(旋转挥动)

    (3) 用力挥动。后作“抡”

    轮刀耀日光。——《隋书·五行志》

    (4) 又如:轮铡(挥舞铡刀)

    (5) 依次更替,轮流

    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宋史·职官志》

    (6) 又如:轮充(轮流担任工作);轮替(轮流);轮直(轮流值班);轮回;轮对(轮流跟皇帝讨论时政)

    量词

    (1) 辆

    车至20轮,陈于阙前。——《南史》

    (2) 次;遍 。如:阿瑜又冲了一轮茶

    英文翻译

    wheel; revolve, turn; recur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