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论

hóng lùn [ hong lun]
繁体 宏論
注音 ㄏㄨㄥˊ ㄌㄨㄣˋ

词语释义

宏论 hónglùn

(1) 见解高深的言论

informed opinion;intelligent view

词语解释

  1. 见闻广博、见识高明的言论。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许多人赞赏 托尔斯泰 在《战争与和平》中所发的那些宏论,但我常感到倘若他能克制一下,或者另写一部《拿破仑战争论》多好!”《诗刊》1977年第1期:“宏论滔滔张正气,功勋赫赫上云天。”参见“ 弘论 ”。

引证解释

⒈ 见闻广博、见识高明的言论。参见“弘论”。

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许多人赞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所发的那些宏论,但我常感到倘若他能克制一下,或者另写一部《拿破仑战争论》多好!”
《诗刊》1977年第1期:“宏论滔滔张正气,功勋赫赫上云天。”

宏论的国语词典

精辟广博的言论。如:「他所发表的宏论,深获各界好评。」也作「弘论」。

宏论的网络释义

宏论

  • 宏论是中国汉语里的词汇,表示见解高深的言论。
  • 宏论造句

    他一生著作等身,宏论盖世,为人谦逊,治学严谨。
    他那一番关于人才学的宏论,使一卒之令,都很叹服他那深刻的见解。
    我还以为他有高见宏论呢,哪知却是拾人涕唾,真让人失望。
    看看皇上那宏论诤言再无人能辩,这两天朝会再无人敢去碰皇上这颗钉子了,长孙无忌也觉得该是他说话的时候了。
    于是,学者开始游谈无根,放言宏论,不顾事实地下结论。
    曼纳萨特吟哦不语,他虽忠厚长者,如何不识艾丁公爵的这种伎俩,但他这番宏论的确四平八稳,连索萨的战友也觉得难以争执。
    洪尘庵一番宏论,进退有节,缜密无疏。
    众位将领听着蒋石的长篇宏论,犹如儿童聆听“伊索寓言”。
    他即兴而简短的讲话,比那些长篇宏论地捧读着发言稿的代表们赢取了更经久不息的掌声。
    至于庸人则反是,常以宏论掩其平庸,以华辞文其浅陋。
    人类学家自己内部之间的矛盾通常出现在某人关于我们世系的宏论,由于几块石头和骨头的出土而受到挑战的时候。
    您首先是一位学者,治学严谨,著述等身,所思精警,时有宏论。
    海尔太太关于财富和地位的长篇宏论教会了她区分财富的等级。
    公使发表这番长篇宏论的时候,斯鲁特一直咬着他那熄了火的烟斗。
    文化修养愈高,文化知识愈丰富,你的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说起话来就能目光四射,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宏论滔滔,振聋发聩。
    他们每晚活跃于千家万户,用远见与宏论忽悠着我们;我们熟悉他们常用的祷词,喜爱的啤酒牌子,口音与品位,甚至护身绝招。
    我确信自己终于发现了从亚当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世界公民,我倾听他纵横整个世界的宏论,生怕从中发现他仅仅是个环球旅行的地方口音。
    了这一下,冲动的情绪受到遏制,顿失了长篇宏论的兴头,愣了一下,只说了一句“依下官之见,元辅以殷正茂取代李延,走的是一步险棋。
    布什在异乎寻常勃发宏论时断言,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终将被埋葬于“历史上躺卧废弃物的无标记坟墓”。

    汉字详情

    hóng [hong]
    部首: 322
    笔画: 7
    五笔: PD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KI
    四角: 3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厷( gōng)声。本义:屋子宽大而深)

    (2) 同本义

    宏,屋深响也。——《说文》。段玉裁注:“屋深也。各本深下衍响字,此因下文‘屋响’而误,今依《韵会》、《集韵》、《类篇》正。…屋深者,其内深广也。”

    宏我邦我家。——《毛公鼎》

    宏,按:深大之屋凡声如有应响。——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大;宏大

    宏,大也。——《尔雅·释诂》

    若保宏父。——《书·酒诰》

    举其宏纲。——《书·序》

    其器宏以弇。——《吕氏春秋·孟冬》

    (4) 又如:宏才(大才);宏硕(大儒硕学。指有学问的人);宏纲(大纲);宏宏(广大的样子)

    (5) 宏伟 。如:宏构(宏伟的建筑);宏整(宏伟整齐;宏伟严谨);宏盛(宏伟美盛);宏规(宏伟的规模)

    (6) 博大 。如:宏达(才智广达博通);宏洽(博洽);宏通(博大通彻);宏贯(博大贯通)

    (7) 广泛 。如:宏扬(广泛宣扬);宏溥(普遍,遍及);宏敷(广布);宏览(广泛浏览)

    (8) 远大,深远 。如:宏规(远大的规划;深远的谋略);宏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动词

    (1) 扩大;光大

    宏兹九德。——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宏大;宏肆(谓发扬光大)

    英文翻译

    wide, spacious, great, vast

    方言集汇

    ◎ 粤语:wa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en2 [东莞腔] fen2 [客语拼音字汇] fen2 [海陆丰腔] fen2 [客英字典] fen2 [台湾四县腔] fen2 [宝安腔] fen2 [陆丰腔] fen3
    ◎ 潮州话:hong5(hông)[揭阳、潮阳]kuêng5(khû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萌耕合平聲合口二等ɣwæŋghrueng/hoeng
    lùn,lún [lun]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OP
    四角: 38712

    详细解释

    lún

    名词

    (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 另见 lùn

    lùn

    动词

    (1) (形声。从言,仑( 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臣请论其故。——《史记·张仪传》

    留连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与蒙论议。——《资治通鉴·汉纪》

    每与臣论此事。——诸葛亮《出师表》

    十几人论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 又如:论道(讲论治国道术);论黄数黑(议论是非曲直);论冒(相当于八股文中的“破题”,有“开宗明义”之意)

    (4) 思;思考

    论之思之,至于再三。——《汉书·王莽传》

    (5) 衡量;评定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闻言必熟论。——《吕氏春秋·慎行论》

    (6) 又如:论功行赏

    (7) 评论;辩析

    相国论河套。——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8) 又

    已而论河套。

    (9) 又如:论思(论辩思虑);论理(论说道理);论口(争论;斗嘴)

    (10) 判罪;判决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袁溥论 瑞。—— 清· 张廷玉《明史》

    舒华论瑞迂。——《明史》

    (11) 又如:论囚(判刑);论输(论其罪而罚其役)

    (12) 考虑;顾及

    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鲁迅《彷徨·祝福》

    (13) 又如:论平(考虑公正平和)

    (14) 较量

    我与一百斤大刀,却与那先生论么?——《三国志平话》

    (15) 控告,举报

    那里有令史勾结强贼理,如今世上媳妇论丈夫的稀。——元· 李致远《还牢末》

    (16) 凭借

    想相如凭舌剑压 秦国,论胆量完璧而回,乃股肱忠烈之士。——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

    (17) 说;陈述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论天下事。——《资治通鉴》

    (18) 又

    又不可论。

    (19) 又如:相提并论;又当别论

    (20) 按照,依照 。如:鸡蛋论斤卖;论件;论天;论月发工资;论功行赏;论万(成千上万)

    (21) 研究

    论世之事。(论,研究、探讨。)——《韩非子·五蠹》

    (22) 又如:论演(研究阐发);论道经邦(研究治国之道,以治理好国家);论思(研究思想)

    (23) 通“抡”。选择

    权节其用,论比协材。——《国语·齐语》

    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管子·五辅》

    (24) 通“纶”。治理

    云雷屯,君子以经论。——《易·屯》

    屡陈时政,经论治体。——《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名词

    (1) 主张;学说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

    余不妄,独持迂论。——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相对论;原子论;方程论

    (3) 议论文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一理者也。——《文心雕龙·论说》

    (4) 又如:《六国论》;《过秦论》

    (5) 通“伦”。伦理

    於论鼓钟!——《诗·大雅·灵台》

    (6) 姓

    (7) 另见 lún

    英文翻译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