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

hóng lián [ hong lian]
繁体 紅蓮
注音 ㄏㄨㄥˊ ㄌ一ㄢˊ

词语释义

1.红色荷花。 2.指女子的红鞋。 3.早稻名。

词语解释

  1. 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 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 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引证解释

⒈ 红色荷花。

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王维《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⒉ 指女子的红鞋。

宋秦观《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⒊ 早稻名。

唐陆龟蒙《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范成大《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范成大《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红莲造句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
如果红莲是火焰,而我的血液是红莲,我愿意让我的血液铺满中个大地,焚烧一切,因为你是我的快乐,是我唯一的信仰。
那炭火灼灼中的人影,神情绝望如同地狱红莲业火,一双眸子是看不到底的黑夜,将一切吞噬,诸人心里有些发颤,这样的女子,丝毫不像还活在人世。
蔡红莲说,整起案件泗洪警方只控制了孙迎凯一人。
明七歪着头,看着红莲,这个曾经自己要仰视的存在,这个在情欲上让他都有些丢盔卸甲的女人。
这莲花湖的美不仅因为莲的颜色繁多,粉莲、白莲、蓝莲,还有种类,除了古莲、红莲,千叶还有睡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
荡舟在湖上采摘新鲜的莲蓬,待到莲花盛开的时候,折一枝红莲放在你午睡的枕边。夜色降临的时候,坐在漫天繁星之下,弹奏着凤弦龙牙。每天醒来的时候,就可以见到你的笑容。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有你陪伴在身边。
魔导器名字:红莲与无眼,一般形态。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
如果红莲是火焰,而我的血是红莲,我愿意让我的血液铺满整个大地,焚烧一切,以为哥,你的快乐是我唯一的信仰。
而且,红莲这孩子,出奇的胆小害羞,却最是听夏灵儿的话,就是夏灵儿让红莲一把火将整个崤山烧了,只怕是眉头也不用皱一下就能放火烧山了。
可是那血红莲子是先天高手的囊中物,盘中餐,我们打它的主意不是虎口夺食吗?
红莲帅气的播弄了下自己的头发然后走到我们面前道“猫猫怎么会到这里来啊?难道是想来做我的妻子?”。
红莲岛苏家,五十多岁的苏夫人,又如八年前那般,老蚌生珠,怀上了,乐得苏老爷逢人便夸自己宝刀未老,又弄出了一个。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天籁纸鸢。
牛郎织女鹊桥会,董永七仙成双对,红莲花开并蒂穗,桑榆枝结连理缀,今日良辰今宵醉,来年今日添子贵,相敬如宾案齐眉,夫妻恩爱永相随。新婚快乐!
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红莲微微一叹,瞧杜若仍是心神专注地盯视着画布,脸色灰不溜丢的,鼻子尖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双手如鸡脚爪似的染满了乌七八糟的颜色。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lián [lian]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LP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YKQ
四角: 443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

(2) 同本义

莲,扶渠之实也。——《说文》

荷其实莲。——《尔雅》。注:“谓房也。”

益树莲茭。——《淮南子·本经》

莲藕觚卢。——《汉书·司马相如传》

(3) 又如:莲的(莲房之实。即莲子);莲须(即莲心。本为莲花的雄蕊。又叫莲蕊须);莲子花(指爱怜儿子的老人。莲子:谐音怜子)

(4) 也称芙蓉、芙蕖、菡萏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

接天莲叶无穷碧。——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5) 又如:莲社(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时结成的文社。因寺内有白莲花,故名);莲台(佛像下面的莲花状坐台);莲炬(形状如莲花的蜡烛);莲船(采莲的船;比喻莲叶为船)

(6) 佛家称佛所居世界 。如:莲宇(佛寺的别称);莲宗(佛教净土宗的异名。因西方极乐世界多生莲花,又叫莲邦,所以由慧远所创的修极乐净土的门派,也叫莲宗);莲界(指佛家净土世界)

英文翻译

lotus, water lily; paradis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4
◎ 潮州话:noiⁿ5 [揭阳、潮阳]naiⁿ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