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

hóng yǎn [ hong yan]
繁体 紅眼
注音 ㄏㄨㄥˊ 一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红眼 hóngyǎn

(1) 发怒,不能控制自己

动不动就红眼
see red;become infuriated

(2) 眼红

红眼病
envy

词语解释

  1. 两眼发红。形容情绪高涨或发怒。

    《宋史·张威传》:“﹝ 威 ﹞临陈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时号‘张红眼’。”

  2. 患急性结膜炎时,眼白泛红,俗称红眼。

引证解释

⒈ 两眼发红。形容情绪高涨或发怒。

《宋史·张威传》:“﹝威﹞临陈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时号‘张红眼’。”

⒉ 患急性结膜炎时,眼白泛红,俗称红眼。

红眼的国语词典

红著眼睛。

如:「她哭了一整夜后,隔天带著一双肿泡的红眼上班。」

红眼的网络释义

红眼 (天津方言)

  • 天津方言,指儿子的孩子(不分男女)。
  • 红眼造句

    社会上妒贤嫉能的人不少,人们称这种人害了"红眼病"。
    澎湃的大海将我的心弄的像一只红眼野兽般一样想激烈的斗争了。
    社会上妒贤嫉能的人不少,人们称那些妒贤嫉能的人是害了“红眼病”。
    自动,不闪光,强制闪光,防红眼。
    我家有一只小兔,它长着一身洁白如玉的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红眼睛,就像一对闪闪发光的的红宝石;它还有一张三瓣嘴和一对长长的耳朵,真是人见人爱!
    银牛一声怒吼,一双人头半大的拳头向前一冲,犹如牛角一般,然后带着全身的力道轰隆隆的向着徐阳狂冲而去,就像红眼的疯牛一般。
    可天不遂意,他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贾艾斯被那个红眼儿怪给爆了头啊。
    自动,不闪光,强制闪光,防红眼,柔和闪光。
    街上的路灯发射出昏暗的红色的电光,活像那些醉鬼醉汉的一对红眼,一闪一闪地在望着他。
    输红眼的他,又背着妻子,向叔伯连襟裴洪伟借了三万赌资,此时匿赌正酣。
    数字摄影家和艺术家们则可以使用诸如层调整、交叉层克隆、抗锯齿、运动模糊以及去红眼等工具,增加他们作品的艺术效果。
    这以后,马二标就开始害眼,吃药打针也没好彻底,没事就得揉揉,不揉痒啊!眼整天红红的,就得了个烂红眼的外号。
    黑眼睛,蓝眼睛,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金眼睛,银眼睛,温柔一波一波满眼睛,红眼睛,绿眼睛,笑意一阵一阵眯眼睛,国际盲人节,不管你是哪种眼睛,都祝你双眼明亮,幸福吉祥!
    波特那些人有红眼病,乔治,都是容易受骗的人。
    他的财富令许多人红眼,尤其是令权力人物红眼,权势比他大的人无疑想把他的财富攫为己有。
    目前西安进出港航班时间呈全天性分布,“红眼航班”所占比大幅增加。
    红眼睛幽幽的看着这孤城,如同苦笑挤出的高兴,琼楼玉宇倒了阵形,来营造这绝世的风景,传说中痴心的眼泪会倾城,霓虹熄了世界渐冷清,烟花会谢笙歌会停,显得这故事作尾声更动听。
    在国服这种神装横行的场,节奏非常快,红眼这个职业也更加容易起手,而且有了嗜血红眼连招伤害非常高,可以实现各种收招接大蹦、血剑。
    艾莱柯,这场婚礼非让新港那儿的人都得了红眼病不可。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yǎn [yan]
    部首: 512
    笔画: 11
    五笔: H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BUAV
    四角: 670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目,艮( gèn)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量词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英文翻译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n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n3 [客英字典] ngan3 ngien3 [海陆丰腔] ngien3 ngan3 [东莞腔] ngan3 [陆丰腔] ngan3 [梅县腔] ngian3 ngan3 [台湾四县腔] ngien3 ngan3 [宝安腔] ngan3 [客语拼音字汇] ngan3 ng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六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限山開上聲開口二等ngrenx/ngaaenŋ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