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hóng yán [ hong yan]
繁体 紅巖
注音 ㄏㄨㄥˊ 一ㄢˊ

词语释义

参见:红岩 ,红岩

词语解释

  1. 见“ 红巖 ”。

  2. 亦作“ 红岩 ”。地名, 红岩村 的省称。在 四川省 重庆市 郊区。抗 日 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 重庆 办事处的驻址。

    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寿》诗:“ 红巖 此日传佳话,百寿图成晋一觚。”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 重庆 红岩 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争,临危不惧。”

引证解释

⒈ 见“红巖”。亦作“红岩”。地名, 红岩村的省称。在四川省重庆市郊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驻址。

李少石《祝董老六十大寿》诗:“红巖此日传佳话,百寿图成晋一觚。”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重庆红岩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争,临危不惧。”

红岩的网络释义

红岩 (经典革命小说)

  • 《红岩》是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 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受刑,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的故事。
  • 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再版2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作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
  • 红岩造句

    当兵入伍期间,战友们经常围绕小说《红岩》问这问那。
    跌岩千米之多的幽谷,横空百里可谓气势恢弘;一落千丈的红岩绝壁,缠延无际可谓鬼斧神功。
    和交睦处,构成最美画图,如梅绽红岩,霞飞天宇;平对仄联,奏出全新乐曲,似龙吟黄埔,虎啸津门。
    在两路口山城宽银幕电影院附近,有家开在闹市街边的红岩照相馆。
    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
    据了解,启动仪式上,先后表演了《红岩颂》、《曾家岩的灯光》、《红岩情》等节目,每一个节目都让观众接受教育。
    冰雪滚落下皑皑峰巅,洪浪冲腾起火红岩浆,高翔凌空的炽雪鸟,永恒矗立着的巨大黢黑石像,白色的时间折叠而复拆解,留下了,时光流逝过的墨痕。
    每个车型,上汽依维柯红岩都根据配置的不同划分为舒适版、豪华版、旗舰版。
    合唱团组建以来,合唱团团员随着音乐知识的不断增加,比赛经验的不断丰富,大家共同创作、改编了《红岩颂》、《松花江上》、《阿拉木汗》等十余首歌曲。
    本文从巴渝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和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等分析开去,追溯了巴渝童话的历史渊源,描述了现状和流变的趋势。
    热心的的参观者们排着长队来这里寻找红岩英雄们的踪迹。
    距离红岩村只有几公里的莲花镇交易市场,是恭城月柿最早的交易市场之一,每到月柿成熟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云集在这里。
    百十来号人快马加鞭,气壮如牛,汇成一道黑色洪流朝着红岩谷涌入。
    阆中地处川东北,不但是“国贫县”,还是金银台、沙溪、红岩子三大电站和升钟、石滩、解元三座大中型水库淹没区移民大市。
    随后,一股红岩热在很长时间里席卷了新中国。
    有位作家朋友告诉我有英文版的红岩,但我从没读过。
    早春某夜,她提着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灯笼走进陵墓,穿过地下陵墓径直走到红岩石门起左手第二条走道。
    《巴渝风》是重庆民乐团精心编排,展现巴渝本土音乐风格和民俗风情的音乐会,有《峡江三奇》、《红岩颂》、《花好月圆》等节目。
    红岩脱险志士孙重、郭德贤,授予了班旗、班牌。
    《延安颂》是钱松岩“井冈山颂”、“天安门颂”、“红岩颂”四大“红色”题材之一,也是新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之一。

    汉字详情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yán [yan]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MR
    四角: 22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 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 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3)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 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 石穴,石窟 。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 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形容词

    (1) 高险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

    英文翻译

    cliff; rocks;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m4
    ◎ 客家话:[梅县腔] ngam1 ngam2 [宝安腔] ng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ab5 ngam2 [东莞腔] ngam2 [客英字典] ngam2 [台湾四县腔] ngam2 [沙头角腔] ngam2 [海陆丰腔] ng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七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銜平聲開口二等ŋamngram/ng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