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掇

cuàn duō [ cuan duo]
繁体 竄掇
注音 ㄘㄨㄢˋ ㄉㄨㄛ

词语释义

劝诱,怂恿。

词语解释

  1. 劝诱,怂恿。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那黄衫豪士随有人窜掇言官,将 小玉姐 这段节义上了,又见得 卢 府强婚之情。”《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这都是 王三 那老乌龟一力窜掇,害了我女儿终身。”《何典》第六回:“你既受不得娘妗的气,如何听了 串熟鬼 窜掇,直跑到 恶狗村 里来受狗的气?”

引证解释

⒈ 劝诱,怂恿。

明汤显祖《紫钗记·节镇宣恩》:“那黄衫豪士随有人窜掇言官,将小玉姐这段节义上了,又见得卢府强婚之情。”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这都是王三那老乌龟一力窜掇,害了我女儿终身。”
《何典》第六回:“你既受不得娘妗的气,如何听了串熟鬼窜掇,直跑到恶狗村里来受狗的气?”

窜掇的网络释义

窜掇

  • 窜掇,拼音是cuàn duō,注音是ㄘㄨㄢˋ ㄘㄨㄢˋ ㄘㄨㄢˋ,释义是劝诱,怂恿。
  • 汉字详情

    cuàn [cuan]
    部首: 523
    笔画: 12
    五笔: PWKH
    五行:
    仓颉: JCLL
    四角: 305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2) 同本义 。如:窜迹(遁迹;隐迹);窜身(藏身)

    (3) 奔逃

    (4) 又如:逃窜(逃跑流窜);窜亡(逃亡;逃跑);窜走(逃跑;潜逃。奔走;乱跑)

    (5) 放逐 。如:窜投(放逐);窜死(贬逐而死);窜官(流放的官员)

    (6) 删改 。如:窜句(改易文字);窜削(犹删改);窜易(改动);窜附(改动和增益);窜益(改动和增益);窜寄(更改并混入)

    (7) 羼杂;混入 。如:窜言(参与议论);窜杂(搀杂;混杂)

    (8) 骚扰 。如:窜挠(犹“骚扰”)

    (9) 跳;往上冲 。如:窜动(激烈地跳动)

    (10) 怂恿 。如:窜掇(劝诱;怂恿);窜谋(暗中谋划)

    英文翻译

    run away; revise, edit; expel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3

    宋本广韵

    duō [duo]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CCC
    五行:
    仓颉: QEEE
    四角: 5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拾取)

    (2) 同本义

    掇,拾取也。——《说文》

    患至掇也。——《易·讼》

    承蜩犹掇之也。——《庄子·达生》

    览取挢掇。——《淮南子·要略》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掇撷(采摘,拾取);掇桂(折桂);掇蜂(喻离间骨肉)

    (4) 挪;搬取

    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水浒传》

    (5) 又如:掇盆;掇床

    (6) 选取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汉书·贾谊传》

    (7) 又如:掇采(选取,搜集);掇录(选录)

    (8) 得到 。如:掇青拾紫(获得高官厚禄);掇醍(受教而觉悟)

    (9) 端

    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水浒传》

    (10) 又如:掇臀捧屁(掇:端、捧之意。形容诌媚者的丑态)

    (11) 考取 。如:掇芹(考取秀才)

    (12) 哄骗 。如:掇赚(哄骗;诱诓);掇骗(哄骗);掇送(劝诱)

    (13) 掉转 。如:掇转(掉转;扭转)

    英文翻译

    collect, gather up, pick up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dod5 [台湾四县腔] dot7 dok7 [客英字典] dot7 [沙头角腔] dot7 [梅县腔] dot7 [海陆丰腔] dot7 dok7 [宝安腔] do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丁括入聲合口一等tuɑttuat

    窜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