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笑容可掬
(1) 掬:两手捧起。形容满脸带笑的样子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成语辨析
笑容可掬和“喜形于色”;都有“脸上流露喜悦”的意思;但笑容可掬侧重于面部表情;可能表里如一;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表里不一。“喜形于色”是发自内心的表露在脸上的喜悦;是表里如一的。
成语用法
笑容可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 笑容可以用两手挹取。极言其明显而且充分。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惜惜接着宣教,笑容可掬道:‘甚好风吹得贵人到此?’”
清程麟《此中人语·陈璋》:“女果倚楼头,见璋至,笑容可掬,若有欲言不得之势。”
老舍《四世同堂》九:“资本家们也笑容可掬的声明,屠杀有背于经济的原理。”
笑容可掬的国语词典
笑容满面的样子。
笑容可掬的网络释义
笑容可掬
笑容可掬的翻译
笑容可掬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au5 [陆丰腔] siau5 [客语拼音字汇] seu4 xiau4 [台湾四县腔] siau5 seu5 [客英字典] siau5 [海陆丰腔] siau5 [东莞腔] siau5 [沙头角腔] siau5 [梅县腔] si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兼形声。小 徐本“从宀,谷( )。”大 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2) 同本义 容,盛也。——《说文》 君子以容民畜众。——《易·师》 言宽大包容。——《汉书·五行志》 故曰心容。——《荀子·解蔽》 广则容奸。——《史记·乐书》 可容一人居。——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容隐(包庇,隐瞒);容足(仅容立足);容接(容纳接待);容盛(覆载,容纳);容民(容纳民众);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容畜(容纳养育);容受(容纳接受);容放(容纳置放) (4) 宽容 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容庶(宽容饶恕);容物(度量宽大,能够容人);容谅(宽容原谅);容借(宽容);容宽(宽容,宽恕);容覆(宽容涵纳);容纵(宽容放纵) (6) 允许,许可 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水浒传》 (7) 又如:容耐(容忍);一首不容轻易解释的诗;容止(允许栖止);详情容后函告;此事不容耽搁 (8) 收留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 (9) 打扮;装饰 。如:容饰(装饰,打扮) (10) 悦,欢喜 。如:容溺(溺爱) (11) 应当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词诠引》 (12) 等待,待 容移时,有小黄头奴至。——《宣和遗事》 (13) 需要 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韩非子》 (14) 假借为“用”。使用 兵无所容其刃。——《老子·五十章》 名词 (1) 仪容;容貌,容颜(容貌神色) 物有其容。——《左传·昭公九年》 孔德之容。——《老子》 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明史·海瑞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整容;遗容;音容;容颜(脸色);笑容可掬;愁容;怒容;病容;容冶(容貌美艳);容华(容貌,容颜);容辉(仪容风采);容质(容仪与资质);容表(仪表,风采);容妆(容貌妆饰) (3) 可容纳的空间;容纳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度量;所容纳的量 。如:库容;电容 (4) 模式,样式 凡为甲,必先为容。——《周礼·考工记·匠人》 (5) 法则,规律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韩非子》 (6) 礼仪;礼法 容台振而掩覆。——《淮南子·览冥》 (7) 又如:容典(礼容之法则);容则(容典);容台(行礼之台) (8) 一种佩饰用的刀 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释名》 (9) 古州名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邻接广东省。汉属合浦县,晋初置荡昌县,属合浦郡,梁改为阴石县,并置阴石郡,陈改为奉化县,隋改为普宁县,宋为容州,元为容州路,后降为州,明改为容县,属梧州府 (10) 通“榕”。常绿乔木 种木胥容,榆桃柳楝。——《管子·地员》 (11) 姓 形容词 (1) 从容 。如:容裕(从容大度) (2) 适宜,合宜 因势合变,遇时之容。——《文选 》 副词 (1) 或许;大概;也许 。如:容或 (2) 表示反问。难道;岂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英文翻译looks, appearance; figure, form
方言集汇◎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宝安腔] jung2 [沙头角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东莞腔] jung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详细解释kě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 许可;同意;准许 可,许可也。——《广韵》 去不我可。——《诗·小雅·何人斯》 其殆不可乎?——《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注:“不可,犹不堪也。”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 (3) 又如:不可;可许(准许);可传(可以传后;可以传授;可以流传);可则(可作准则);可风(可为风范) (4) 能够;可以 可使以其技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可治。——汉· 贾谊《论积贮疏》 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下》(与通“欤”。) (5) 又如:可刚可柔(可以强硬可以温和。指刚柔并用,恩威兼施);可否(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胜(岂能忍受) (6) 值得,堪 可爱者甚藩。——宋· 周敦颐《爱莲说》 (7) 又如:可歌可泣;可观(值得观览,有观览的价值);可矜(值得怜悯);可堪(那堪,怎堪);可怜相(值得怜悯的样子) (8) 相称;适合 其味相反,百皆可于口。——《庄子·天运》 (9) 又如:可体(合身);可手(合手,称手);可式(正合适);可愿(符合愿望的事;符合愿望);可意种(如意的人) (10) 适合于…(如人意、人心) 。如:可人意(使人满意、喜爱);可疑(令人怀疑);可儿(趁人心意的人儿);可伤(使人悲伤);可怜见(使人生爱怜之情;可怜);可噩(亦作“可愕”。使人惊讶) (11) 应当,应该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可与者。——《史记·陈丞相世家》 (12) 又如:可要(应该,须要。表示期望);可知道(须知) (13) 病痊愈 只见宋江暴病才可,吃不得酒肉。——《水浒传》 形容词 (1) 善,好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2) 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韩非子》 (3) 适当 至则无可用。——柳宗元《黔之驴》 (4) 又如:可式(安放得当);可可(恰巧);可恰(正好,正合适);可道(可真是,正是) (5) 满的 他还是把一肚子话可桶儿的都倒出来。——《儿女英雄传》 副词 (1) 可是;却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意思是,可是怎么竟混淆了坏人和好人?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劳动艰苦,可大家干劲十足 (3) 大约、近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可值千万余。——《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又如:重可千斤;年可十八;可四千余人 (5) 就,便 。如:可便(便,就) (6) 用在问句里,加强语气 。如:你可听过他杀过人? (7) 岂,难道 。如:可不(岂不;岂不是);可不道(岂不知,岂不闻);可不的(岂不是) (8) 表示程度 可哀痛。(使人感到哀痛。)——汉· 贾谊《论积贮疏》 (9) 又如:可动人了;人可多了 (10) 表示久望而获 。如:我们等了你好久,你可回来了 (11) 无义。语助词 我孩儿安心,省可烦恼!——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12) 表被动的助动词 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另见 kè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may, can, -able; possibly
方言集汇◎ 粤语:hak1 ho2
◎ 客家话:[梅县腔] ko3 [陆丰腔] ko3 [客语拼音字汇] ko3 [东莞腔] ko3 [客英字典] ko3 [台湾四县腔] ko3 [沙头角腔] ko3 ho3 [宝安腔] ko3 [海陆丰腔] ko3 ◎ 潮州话:ko2(khó) kiog4(khiok)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三十三哿
详细解释动词 (1) 两手相合捧物 受珠玉者以掬。——《礼记·曲礼》。释文:“两手曰掬。” 舟中之指可掬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注:“两手可掬。” (2) 又如:以手掬水;掬示(捧出来示众,昭示) (3) 置于“可”后,指可以用手捧住。多用来描写景色鲜明或情绪充溢 。如:笑容可掬;娇憨可掬;恐怖之色可掬 (4) 抓取,取 。如:掬抛(谓或取或弃。犹摆布) (5) 卷起;卷缩 。如:掬缩(卷曲收缩);掬蹙(卷缩) (6) 撅;翘起 八戒采着马,掬着嘴,摆着耳朵。——《西游记》 量词 犹捧。指两手相合所捧的量。如:掬壤(一捧之土);一掬之泪 英文翻译to grasp or hold with both hands
方言集汇◎ 粤语:gu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k7 [海陆丰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宝安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东莞腔] kiuk7 [台湾四县腔] kiuk7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