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篮

zhú lán [ zhu lan]
繁体 竹籃
注音 ㄓㄨˊ ㄌㄢˊ

词语释义

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词语解释

  1. 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唐 白居易 《放鱼》诗:“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十七尊者临水侧坐,仰观飞鹤,其一既下集矣,侍者以手拊之,有童子提竹篮取果实投水中。”

引证解释

⒈ 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唐白居易《放鱼》诗:“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
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颂》:“第十七尊者临水侧坐,仰观飞鹤,其一既下集矣,侍者以手拊之,有童子提竹篮取果实投水中。”

竹篮的网络释义

竹篮

  • 竹篮:释义
  • 竹篮:缙云县石文化博物馆藏品
  • 竹篮造句

    一个衣衫蓝缕的小孩用一个编织成牛头状的竹篮罩在头上,扮成牛的样子。
    他虽然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结果还是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谁想长生不老,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篮打水一场空钱拿到了,会开过了。
    移植手术不仅需要钱,还要承担风险,排异反应不是每个人都能顶过去。也许,一切到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我不要。
    海底捞月,犹如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编织的这一批竹篮不合要求,请你返工。
    他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能够平步青云,可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要推辞?从古到今为了当皇帝打的头破血流比比皆是,还装出不愿做皇帝,万一各位大臣反悔不劝谏,我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村宅垒石做底墙,上半部灰砖灰瓦,窗框用细木棍支起,屋檐下吊挂着耙子、锄头、竹篮等,甚至还“筑”着一个惟妙惟肖的燕巢。
    记者在谭家采访时,谭庆林还亲手示范了编竹篮的过程,一个竹篮编下来,大约要花一两个小时。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俗话又说了,名师出高徒。师父固然重要,可是如果自己不努力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要鱼和熊掌兼得。
    即用一竹篮,篮上系一椰壳饭匙,以篮为身,以壳为头,套一小衣,稍似人形。
    如果没有计划,学习起来漫无边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获。
    正是盛春时节,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街边,一如那王瘸子般的用唱词叫卖。
    这也让徐青知道了自己很需要一个信息情报网,不然就算算计无双,没有掌控他们的性格、形式作风还有许多细小的因素,到头来全部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心灵手巧,做的饭菜是我吃过最香的;她缝制的衣服是附近百里最美的;她编织的竹篮像艺术品一般。
    然后一手牵着睡眼蒙胧的我,一手提着竹篮子,到上池街、陕西街等处哀声叫卖“买大头菜丝子啊,买冲菜啊……”至今声犹在耳,我思之眼湿。
    而且山路崎岖,一不小心跌倒滑倒,那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汉字详情

    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6
    五笔: TT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H
    四角: 88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 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3) 又如:竹笋汤(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竹撞(竹编提盒);竹箨(竹笋的皮;笋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开的篾条,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竹笆(竹篱);竹皮(笋壳);竹母(带有笋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竹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

    (4) 竹简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盐铁论》

    (5) 又如:竹刑(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竹素(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

    (6) 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7)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竹肉丝(泛指器乐和声乐);竹笛(竹制管乐器);竹管(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8) 竹林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英文翻译

    bamboo; flute; KangXi radical 118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宝安腔] zuk7 [海陆丰腔] chuk7 [客英字典] chuk7 [陆丰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 [沙头角腔] z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張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ţĭuktriuk/tiuk
    lán [lan]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JT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HLIT
    四角: 88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监声。本义:篮子,有提梁的竹制盛器。也有用藤条、柳条等编制而成的)

    (2) 同本义

    篮,大篝也。——《说文》

    篮,筐也。——《广雅·释器》

    (3) 又如:篮儿(篮子);竹篮;提篮

    (4) 篮球架上供投球用的带网的铁圈 。如:投篮;球进了篮

    (5) 竹轿 。如:篮舁(编竹为轿)

    英文翻译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m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