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蓝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朱色和蓝色。
南朝 齐 王融 《为王俭让国子祭酒表》:“匪曰兰芷,畴变入室之情;不自朱蓝,何迁素丝之质。” 宋 梅尧臣 《题三教圆通堂诗》:“排楹厌文础,焕采涂朱蓝。”
比喻不同流派。
《南齐书·文学传论》:“ 颜 谢 并起,乃各擅奇; 休 鲍 后出,咸亦标世。朱蓝共妍,不相祖述。”
犹丹青。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江僧宝》:“斟酌远 陆 ,亲渐朱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像人之外,非其所长也。”
引申谓华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季伐弥饰,绚言朱蓝。”
引证解释
⒈ 朱色和蓝色。
引南朝齐王融《为王俭让国子祭酒表》:“匪曰兰芷,畴变入室之情;不自朱蓝,何迁素丝之质。”
宋梅尧臣《题三教圆通堂诗》:“排楹厌文础,焕采涂朱蓝。”
⒉ 比喻不同流派。
引《南齐书·文学传论》:“颜谢并起,乃各擅奇; 休鲍后出,咸亦标世。朱蓝共妍,不相祖述。”
⒊ 犹丹青。
引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江僧宝》:“斟酌远陆,亲渐朱蓝,用笔骨梗,甚有师法,像人之外,非其所长也。”
⒋ 引申谓华采。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季伐弥饰,绚言朱蓝。”
朱蓝的网络释义
朱蓝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3)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4)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形容词
(1)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名词
(1) “朱砂”的简称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2)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沙头角腔] zu1 [梅县腔] zhu1 [陆丰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朱 | 章俱 | 章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tɕĭu | cjyo/tj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监声。本义:蓼蓝)
(2) 同本义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形似蓼而味不辛,干后变暗蓝色,可加工成靛青,作染料。叶也供药用。又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
蓝,染青草也。——《说文》
终朝采蓝。——《诗·小雅·采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3) 又如:木蓝、菘蓝、马蓝等
(4) 佛寺。梵语伽蓝的简称
宝刹名蓝之外,又家供养佛堂。——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
(5) 姓
形容词
(1) 颜色的一种。像晴天天空的颜色
秋鳸窃蓝。——《尔雅·释鸟》。注:“青也。”
上有蔚蓝天。——杜甫《冬到金华山观》
以蓝手巾裹头。——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蓝郁郁(蓝蓝);蓝榜(乡会试时,只要答卷不合规定,或者有了污损,就把它用蓝笔写出,截角张榜公布,并取消该考生的考试资格);蓝湛湛(形容极蓝)
(3) 假借为“褴”。衣服破烂
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
(4) 又如:蓝蓝(衣服破旧的样子);蓝蒌(形容衣服破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娜庵5 [潮州、饶平]罗庵5 ,nam5(nâm) [潮州、饶平]lam5(lâm) [澄海]nang5(nâ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