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

tū jī [ tu ji]
繁体 突擊
注音 ㄊㄨ ㄐ一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突击 tūjī

(1) 集中兵力、火力猛烈而迅速地攻击

武装起来,准备突击
assault;make a sudden and violent attack

(2) 突然有力地打击或攻击

zap

(3) 比喻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某项工作

突击麦收
do a crash job;make a concentrated effort to finish a job quickly

词语解释

  1. 军队进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

    《后汉书·吴汉传》:“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宋 秦观 《代谢敕书奖谕表》:“遂令募吏潜引将兵,从间道以兼行,指孤巢而突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故或仓卒遇贼,后队未集,即以前锋突击,不使贼有成列之暇。”

  2. 泛指突然的打击。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个人单独地关在这儿,于是便和 秃松 分离了。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突击。”

  3. 谓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邹韬奋 《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第三希望你们从救亡斗争中学习民族解放的理论与战术,采取突击的姿势。”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八章:“于是,他又讲起他对于抓紧打场和明天再突击收割小麦的想法。”

引证解释

⒈ 军队进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

《后汉书·吴汉传》:“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宋秦观《代谢敕书奖谕表》:“遂令募吏潜引将兵,从间道以兼行,指孤巢而突击。”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三:“故或仓卒遇贼,后队未集,即以前锋突击,不使贼有成列之暇。”

⒉ 泛指突然的打击。

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个人单独地关在这儿,于是便和秃松分离了。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突击。”

⒊ 谓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邹韬奋《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第三希望你们从救亡斗争中学习民族解放的理论与战术,采取突击的姿势。”
浩然《艳阳天》第一一八章:“于是,他又讲起他对于抓紧打场和明天再突击收割小麦的想法。”

突击的国语词典

突然攻击。指趁对方未防备时,猛烈而急速的攻击。《新唐书.卷八六.刘武周传》:「既战,小却,王以精骑突击破之。」也作「突袭」。

突击的网络释义

突击

  • 《突击》是朱莉安·勒克莱克指导,樊尚·埃尔巴兹、格雷戈里·德朗杰尔、梅兰妮·贝尔内尔等主演的剧情片。
  • 根据“法国航空8969号班机劫机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尔机场被4个伊斯兰武装分子劫持的故事。
  • 突击 (词语解释)

  • 突击常用在军事或者突然处理某事情上,例如军队进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检查时候来个突然的打击。 还有谓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 突击造句

    教育局领导对我校进行了突击检查。
    我军果断突击敌人的阵地。
    因为老师突击考试考砸了,没关系,穿回去,考个满分。
    拂晓前,我军突击队悄悄靠近了敌军阵地。
    在这次突击任务中,同志们同条共贯,通力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敌人军心已溃,让我们趁机突击,杀他个落花流水。
    在学习上搞什么突击,走什么捷径,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
    能考进大学说明你绝对有能力过期末考试,正常人突击一周就能过的高数,如果你真的有困难就找老师给你划点儿例题,背会了,这都过不了的话猪都要笑了。
    工程兵正在突击抢修被洪水冲毁的铁路。
    平时不努力,考前搞突击,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今天突击清理仓库,一个组的人忙得个人仰马翻,大半天才算安顿了下来。
    突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发起进攻。
    不推荐熬夜看书。没有用。到了半夜学习效率也低下了。不如早点睡,好好休息明天继续奋斗。总得做个长期计划。而不是靠一晚上或者几晚上突击。
    要长远发展,能力是根本;要短期突击,激情是关键。
    孬景时无妨鼎力倒退,经济不好时稳攻突击。
    突击队员们不仅身手灵活,而且个个都是彪形大汉。
    他带领着突击队员,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向匪穴推进,终於歼灭了这些狡猾的敌人。
    鲁迅深知暗箭难防,所以时间警觉来自背面的突击。
    或是临渴掘井,临时组织一些学者加以突击研讨,造成立法内容粗糙。
    枯藤老树昏鸦学校不让回家突击裸考不挂简直在说梦话。

    汉字详情

    部首: 523
    笔画: 9
    五笔: PQDY
    [ji]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F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U
    四角: 5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毄( )声。本义:敲击,敲打)

    (2) 同本义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3)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4) 攻击;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6) 碰撞;接触

    齐吴傍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击毂摩肩(车碰轮,人摩肩。比喻拥挤,热闹);击冲(撞击);撞击(运动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8) 杀;搏杀

    入水击蛟。——《世说新语·自新》

    数击杀响马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奋椎左右击。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9) 如:击斩(斩杀);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