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突击
(1) 集中兵力、火力猛烈而迅速地攻击
(2) 突然有力地打击或攻击
(3) 比喻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某项工作
词语解释
军队进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
《后汉书·吴汉传》:“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宋 秦观 《代谢敕书奖谕表》:“遂令募吏潜引将兵,从间道以兼行,指孤巢而突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故或仓卒遇贼,后队未集,即以前锋突击,不使贼有成列之暇。”
泛指突然的打击。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个人单独地关在这儿,于是便和 秃松 分离了。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突击。”
谓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邹韬奋 《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第三希望你们从救亡斗争中学习民族解放的理论与战术,采取突击的姿势。”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八章:“于是,他又讲起他对于抓紧打场和明天再突击收割小麦的想法。”
引证解释
⒈ 军队进攻时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
引《后汉书·吴汉传》:“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宋秦观《代谢敕书奖谕表》:“遂令募吏潜引将兵,从间道以兼行,指孤巢而突击。”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三:“故或仓卒遇贼,后队未集,即以前锋突击,不使贼有成列之暇。”
⒉ 泛指突然的打击。
引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个人单独地关在这儿,于是便和秃松分离了。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突击。”
⒊ 谓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时期内完成任务。
引邹韬奋《大众生活社致北平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第三希望你们从救亡斗争中学习民族解放的理论与战术,采取突击的姿势。”
浩然《艳阳天》第一一八章:“于是,他又讲起他对于抓紧打场和明天再突击收割小麦的想法。”
突击的国语词典
突然攻击。指趁对方未防备时,猛烈而急速的攻击。《新唐书.卷八六.刘武周传》:「既战,小却,王以精骑突击破之。」也作「突袭」。
突击的网络释义
突击
突击 (词语解释)
反义词
突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毄(
)声。本义:敲击,敲打)(2) 同本义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3)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4) 攻击;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6) 碰撞;接触
齐吴傍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击毂摩肩(车碰轮,人摩肩。比喻拥挤,热闹);击冲(撞击);撞击(运动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8) 杀;搏杀
入水击蛟。——《世说新语·自新》
数击杀响马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奋椎左右击。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9) 如:击斩(斩杀);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