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操胜券

wěn cāo shèng quàn [wen cao sheng quan]
繁体 穩操勝券
注音 ㄨㄣˇ ㄘㄠ ㄕㄥˋ ㄑㄨ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稳操胜券 wěncāo-shèngquàn

(1) 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这次足球赛,青年足球队可以稳操胜券
have full assurance of success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成语辨析

胜;不能写作“剩”。

成语用法

稳操胜券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有十分的把握。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有充分的胜利把握。

《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面对风紧云沉的时局, 毛主席成竹在胸,稳操胜券。”
《收穫》1981年第4期:“我没想到自己觉得稳操胜券的求爱,竟得到如此的回答。”

稳操胜券的国语词典

形容做事时,很有成功获胜的把握。

如:「他的实力在所有参赛者之上,这次比赛应是稳操胜券,得以夺魁。」

稳操胜券的网络释义

稳操胜券 (词语解释)

  • 稳操胜券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ěn cāo shèng quàn,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胜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传》。
  • 稳操胜券的翻译

    日语: 必勝(ひっしょう)の鍵(かぎ)を握る

    稳操胜券造句

    为了使这一仗稳操胜券,王明费尽心机地在想一个万全的方案。
    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
    林志敏看着金明珠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道,“别以为你做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
    北面已经有数十年太平,未经历战乱,突入奇兵,定然无所防备,如此稳操胜券。
    那个在擂台之上稳操胜券却又认输的那个?
    钱运球以为九万的牌很大,稳操胜券的。
    讨论你觉得稳操胜券的人,嘿,老兄,喜剧已经落幕了,我的意思是说,拜托,谈谈你奉子成婚的事儿吧。
    对于合作建网,联通虽然盛意拳拳,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也不一定就能算稳操胜券。
    重量级选手几乎稳操胜券,因为当时拳击选手不按体重分级进行比赛。
    战场上从来没有稳操胜券的将军,不论是谁。只要胜败五五开,就值得一赌,甚至有时候,还要赌那千分之一的机会。每一个将军都是赌徒。季玖是,耶律德厄也是。
    稳操胜券!可是变故往往就在人最开心的时候发生。
    饶是如此,大当家心中却是暗自冷笑,对方就只有秦烈这一个高手,只要自己缠住了他,那么八十人对战三十人,己方可以说是稳操胜券。
    怎么样,秦师兄,好像精神不错嘛,看起来对今天的比赛胜负稳操胜券了。
    刘备感到战局发生了变化,如果辽东铁骑还是坚持混战的话,过不了多久,白马义从就会稳操胜券。
    听到愈彦这么说,任志也不生气,又恢复了之前一切都稳操胜券的模样。
    朝鲜今天举行选举,领导人金正日稳操胜券。
    一瞬间,本杰明的创始人,三阶能力者黑连,本来稳操胜券的他却在生死关头和牧交换了位置,被牧击杀当场。
    他当然是稳操胜券,并能够十拿十稳的赢下这一局。
    许诺捏着拳头,虽说已经炼体四重,他却没有冲动的去找许文,上次的冲动让他明白,没有稳操胜券的实力,绝对不动手。
    龙城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第二阶段,反旗联盟拥有大量先进的攻城器械,又稳操胜券。

    汉字详情

    wěn [wen]
    部首: 505
    笔画: 14
    五笔: TQ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NSP
    四角: 2793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 同本义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3)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4) 妥帖;稳妥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6) 沉静;稳重 。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7) 匀称,适度 。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8) 一定;准定 。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动词

    (1)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2) 安顿 。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3) 诱使人暂缓行动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4)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5) 搞端正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6) 〈方〉∶放,搁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

    英文翻译

    stable, firm, solid, steady

    方言集汇

    ◎ 粤语:wan2

    宋本广韵

    cāo [cao]
    部首: 330
    笔画: 16
    五笔: RKKS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RRD
    四角: 560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 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 同本义

    操,把持也。——《说文》

    操右契。——《礼记·曲礼》

    不学操缦。——《礼记·学记》

    盖以操之为巳蹙矣。——《公羊传·庄公三十年》

    操蛇之神闻之。——《列子·汤问》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操刀(持刀;执刀)

    (4) 引申为掌握

    操杀生之柄。——《韩非子·定法》

    (5) 又如:操券(有把握成功);操总(掌握要领)

    (6)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说话 。如:操广东话;操日语

    (7) 驾驶 。如:操舟(驾驶船舶);操船

    (8) 从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聊斋志异·促织》

    (9) 又如:操职(任事);操切从事(做事急躁)

    (10) 做,行动 。如:操办

    (11) 操练

    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12) 又如:出操(出去操练)

    (13) 弹奏

    (孔明)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三国演义》

    (14) 又如:操琴;操鼓;操弦(弹奏)

    名词

    (1) 品行;德行

    夫何执操之不固。——《楚辞·谬谏》。注:“志也。”

    虽贾人,有贤操。——《汉书·张汤传》

    (2) 又如:操尚(品行志节);操学(操行与学问)

    英文翻译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1 chau5 [梅县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au5 [东莞腔] cau1 [陆丰腔] cau1 [客英字典] cau1 [沙头角腔]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宝安腔] cau1 | cau5
    ◎ 潮州话:cao1(tshau) c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刀平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cau
    shèng,shēng [sheng,sheng]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TG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HQM
    四角: 75210

    详细解释

    shèng

    动词

    (1) (形声。从力,朕( 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2) 同本义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杜甫《春望》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4) 战胜,打败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也。——《尔雅》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宋· 苏洵《六国论》

    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汉· 贾谊《论积贮疏》

    (5) 又如: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6) 胜过;超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 欧洲。——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7) 又如:胜常(超过平常);胜却(胜过)(略胜一筹)

    (8) 一说通“称”。相当;相称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国语·晋语四》

    调乃三体相胜。——《礼记·学记》注

    (9) 克制;制服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胜也。——《管子》

    (10) 又如:胜残(遏制残暴的人)

    (11) 通“升”。上升

    卿当日胜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名词

    (1) 特指名胜古迹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胜迹

    (3) 通“升”。容积单位

    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胜完一亩。——宋·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4) 古代妇女首饰

    胜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5) 又如:蓬发戴胜

    (6) 姓

    形容词

    (1) 胜利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宋· 苏洵《六国论》

    (2) 又如:胜负兵家之常(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胜期,胜日(胜利之日)

    (3) 非常美好;美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 洞庭一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4) 又如:胜异(奇妙出众);胜绝(绝妙);胜妙(佳妙);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胜否(善恶);胜侣(良伴);胜语(出众的言语,警句);胜谈(高明的言论);胜处;胜气(不平凡的气质、气度);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胜致(优美的景致);胜事(美好的事情)

    副词

    尽;完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s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victory; excel, be better th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桑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sengsieŋ
    quàn,xuàn [quan,xuan]
    部首: 207
    笔画: 8
    五笔: UDVB
    五行:
    仓颉: FQSH
    四角: 90227

    详细解释

    quàn

    名词

    (1) (形声。 券要分成两半,故从“刀”。本义:契据)

    (2) 同本义。古代用于买卖或债务的契据。书于简牍,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证。后用纸帛书写

    券,契也。……券别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契券。——《说文》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

    因烧其券。

    裁券而行。

    (3) 又如:券契(契据);券要(契约);券约(契据);券书(契约,文书);券剂(契据;凭证);券证(契据)

    (4) 可作凭证的物件;票证 。如:入场券;优待券;券值(券证的实际价值);券食(凭券供给的膳食);券给(宋代发给士卒的一种补助凭证)

    (5) 比喻事情可以成功的保证 。如:稳操胜券

    动词

    (1) 契合 。如:券内(契合于内;务内);券外(契合于外界;务外)

    (2) 状写,描摹

    若夏革谈妙,《齐谐》志怪,券宇宙之无极,状鵾鹏之变态。——宋· 刘昌诗《芦浦笔记》

    (3) 钻

    我把身子长一长,券破罢。——《西游记》

    (4) 通“倦”。懈怠,厌倦

    施舍弗券,求善不厌。——《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xuàn

    名词

    (1) 通称“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

    (2) 另见 quàn

    英文翻译

    certificate, ticket; title deeds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3 hyu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n5 gen1 [宝安腔] ken5 [海陆丰腔] gien5 kie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kien5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去願元合去聲合口三等khyanh/qv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