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酿祸。
宋 陆游 《北岩》诗:“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上:“进言不尽其説,适足以稔祸,不足以弭祸。”
引证解释
⒈ 犹酿祸。
引宋陆游《北岩》诗:“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
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上:“进言不尽其説,适足以稔祸,不足以弭祸。”
稔祸的网络释义
稔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2) 同本义
稔,谷熟也。——《说文》
不稔于岁。——《国语·吴语》。注:“熟也。”
岁比登稔。——《后汉书·明帝纪》
吴兴频岁失稔。——《南史·顾宪之传》
(3) 又如:稔岁(禾谷丰收的年岁);稔收(犹丰收);稔泰(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4) 事物积久养成
夏殷之朝适穷, 桀纣之恶适稔。——《论衡·偶会》
(5) 又如:稔戾(积罪);稔奸(谓一向通奸);稔恶(罪恶深重);稔恶不悛(长期作恶而不悔改);稔恶盈贯(谓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稔恶藏奸(长期作恶,包藏祸心);稔祸(酿祸);稔乱(酿祸);稔寇(恶贯满盈的敌人)
(6) 熟悉
水穴石中,莫稔所去。——《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
(7) 又如:稔悉(熟悉);素稔
形容词
艳美 。如:稔色(美色;美貌);稔稔腻腻(艳美);稔腻(美好细腻)
副词
素来,素常。如:稔究(悉心研究);稔闻(素闻)
名词
(1) 年,年度
稔,年也。——《广雅·释诂》
不可以五稔。——《左传·僖公二年》
鲜不五稔。——《国语·晋语》
不三稔矣。——《国语·郑语》。
(2) 如:丰稔
(3) 一熟,一次收获,收成 。如:一年两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m3 ngim3 nem3 [海陆丰腔] nem3 ngim3 [宝安腔] ngim3 [台湾四县腔] nem3 ngim3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荏 | 如甚 | 日 | 侵A | 上聲 | 寑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njimx/riim | nʑĭĕ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楇(
)声。本义:灾祸,祸患)(2) 同本义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动词
(1) 作祸;加害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