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泰

rěn tài [ ren tai]
注音 ㄖㄣˇ ㄊㄞˋ

词语释义

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词语解释

  1. 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宋书·袁淑传》:“今众贾拳勇,而将术疎怯,意者稔泰日积,承平岁久。”

引证解释

⒈ 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宋书·袁淑传》:“今众贾拳勇,而将术疎怯,意者稔泰日积,承平岁久。”

稔泰的网络释义

稔泰

  • 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 【出处】《宋书·袁淑传》:“今众贾拳勇,而将术疎怯,意者稔泰日积,承平岁久。”
  • 汉字详情

    rěn [ren]
    部首: 505
    笔画: 13
    五笔: TW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DOIP
    四角: 289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2) 同本义

    稔,谷熟也。——《说文》

    不稔于岁。——《国语·吴语》。注:“熟也。”

    岁比登稔。——《后汉书·明帝纪》

    吴兴频岁失稔。——《南史·顾宪之传》

    (3) 又如:稔岁(禾谷丰收的年岁);稔收(犹丰收);稔泰(谓年岁丰登,天下太平)

    (4) 事物积久养成

    夏殷之朝适穷, 桀纣之恶适稔。——《论衡·偶会》

    (5) 又如:稔戾(积罪);稔奸(谓一向通奸);稔恶(罪恶深重);稔恶不悛(长期作恶而不悔改);稔恶盈贯(谓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稔恶藏奸(长期作恶,包藏祸心);稔祸(酿祸);稔乱(酿祸);稔寇(恶贯满盈的敌人)

    (6) 熟悉

    水穴石中,莫稔所去。——《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

    (7) 又如:稔悉(熟悉);素稔

    形容词

    艳美 。如:稔色(美色;美貌);稔稔腻腻(艳美);稔腻(美好细腻)

    副词

    素来,素常。如:稔究(悉心研究);稔闻(素闻)

    名词

    (1) 年,年度

    稔,年也。——《广雅·释诂》

    不可以五稔。——《左传·僖公二年》

    鲜不五稔。——《国语·晋语》

    不三稔矣。——《国语·郑语》。

    (2) 如:丰稔

    (3) 一熟,一次收获,收成 。如:一年两稔

    英文翻译

    ripe grain; harvest; to know, be familia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nam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m3 ngim3 nem3 [海陆丰腔] nem3 ngim3 [宝安腔] ngim3 [台湾四县腔] nem3 ngim3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如甚侵A上聲開口三等侵Anjimx/riimnʑĭĕm
    tài [tai]
    部首: 434
    笔画: 10
    五笔: DW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E
    四角: 5090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安定平和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5) 奢侈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6)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7) 骄纵;傲慢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8) 大之极,极大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9)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10) 极 。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名词

    (1) 山名 。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9) 姓

    英文翻译

    great, exalted, superior; big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tai5 [宝安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陆丰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