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石

shǐ shí [ shi shi]
注音 ㄕˇ ㄕˊ

词语释义

1.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 2.指战争,打仗。

词语解释

  1. 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

    《左传·襄公十年》:“ 荀偃 、 士匄 帅卒攻 偪阳 ,亲受矢石。”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

  2. 指战争,打仗。

    《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復受次赏。”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孟子 不以矢石为功, 扬云 不以治民益世,求仁而得,不亦可乎!”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天子抑其言,而讲和之策遂定焉。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

引证解释

⒈ 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

《左传·襄公十年》:“荀偃、士匄帅卒攻偪阳,亲受矢石。”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弟与我同冒矢石,疮痍周身,伤失右眼,不得尺寸之报,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

⒉ 指战争,打仗。

《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復受次赏。”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孟子不以矢石为功, 扬云不以治民益世,求仁而得,不亦可乎!”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契丹》:“天子抑其言,而讲和之策遂定焉。自此边境去矢石之忧。”

矢石的国语词典

箭和石头,都是古时的武器。

矢石的网络释义

矢石

  • 矢石,汉语词汇。
  • 拼音:shǐ shí
  • 释义:1、指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2. 指战争,打仗。
  • 矢石造句

    来容受狂暴的命运矢石交攻呢。
    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
    亲历战阵,躬冒矢石,决策于万众之中,制胜于千里之外。
    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
    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
    见到师长亲冒矢石,中国军队的士气为之一震,刚才略有零散的火力也更加密集起来。
    在这时,霍翼站了出来,安定了人心,亲冒矢石,和城里的驻军一起死守住了这个边关的要塞。
    在刀光剑影、矢石如雨的战场上,这位六十多岁老人的生存能力杠杠的,居然让他给逃出来了。
    如今我江东六郡,是诸将军率多少健儿抛头颅、洒热血,伯符更跨马砾阵,亲冒矢石,才寸寸争夺而来;又是诸位先生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方有今日之盛。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至于军国机策,独决怀抱;每临行阵,亲当矢石,所向有功。
    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
    更高的储备量是抵抗经济命运矢石的保险单。
    徐州牧陶谦更是亲冒矢石登城指挥,校尉曹豹率领丹阳兵护卫在陶谦左右,陈登也是带伤在城楼上进行指挥。
    李异见赵韪过于兴奋,立刻阻止道主公,你乃三军之帅,不能轻冒矢石,还是派一偏将前去吧。
    你还未被长时间徒劳无功的工作和命运的矢石所搞垮。
    甲寅,魏人百道攻城,城中负户蒙楯,胡僧祐亲当矢石,尽夜督战,奖励将士,明行赏罚,众咸致死,所向摧殄,魏不得前。
    以藤为牌,铳子虽不御,而矢石枪刀皆可蔽。
    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
    公以棱威外讨,发愤于内,忘身殉义,亲当矢石。

    汉字详情

    shǐ [shi]
    部首: 518
    笔画: 5
    五笔: T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2) 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矢又谓之箭。——《释名》

    矢,弓弩矢也。——《说文》

    掌六弓、四弩、八矢法。——《周礼·司弓矢》

    矢,箭也。——《广雅》

    嗑得金矢,解得黄矢。——《易·噬》

    疾如锥矢。——《战国策·齐策》

    侍投则拥矢。——《礼记·少仪》

    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矢以柘若棘。——《大戴礼记·投壶》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入于太亩,还矢先王。——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飞矢;矢石(箭和礧石。古代守城的武器);矢人(造箭的工匠);矢如雨下(箭像雨一样射来。极言其多);矢房(箭袋);矢书(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字);矢干(箭杆);矢锋(箭的尖端);矢镝;矢镞(箭头);矢刃(箭和刀。泛指兵器)

    (4) 古代投壶用的筹码

    主人奉矢。——《礼记·投壶》

    (5) 又如:矢跃(谓投壶时筹从壶中跳了出来。亦泛指投壶活动)

    (6) 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

    值弧与弦之半曰矢。——清· 戴震《句股割圜记上》

    (7) 通“屎”。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筐盛矢。——《庄子·人间世》

    是人也,所谓以孤父之戈钃牛矢也。——《荀子·荣辱》

    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

    动词

    (1) 通“誓”。发誓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夫子矢之曰……《论语·雍也》

    遗风令歌,永矢不愃。——《汉·平舆令薛君碑》

    (2) 又如:矢孤介(誓守清高不随世俗的品格);矢素志(立誓实现自己的夙愿);矢慎矢勤(立誓谨慎和勤勉);矢棋(棋艺高明的人);矢日(指着太阳发誓);矢心不二(立誓无二心);矢死(誓死);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矢盟(立誓);矢誓(立誓;盟誓);矢忠

    (3) 通“施”。施行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诗·大雅·江汉》

    书曰:公矢鱼于棠。——《左传·隐公五年》

    (4) 又如:矢谋(施行计谋)

    (5) 陈述

    皋陶矢厥谟。——《书·大禹谟》

    (6) 又如:矢心(陈示衷心)

    (7) 陈列

    公矢鱼于棠。——《春秋·隐公五年》

    形容词

    (1) 直;正直,端正

    矢,直也。——《广雅》

    其直如矢。——《诗·小雅·小东》

    捍矢言而不纳。——潘岳《西征赋》

    (2) 又如:矢节(正直守节);矢夫(正直之臣);矢言(正直之言;直言,直说)

    英文翻译

    arrow, dart; vow, sw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语拼音字汇] si3 [陆丰腔] chi3 [宝安腔] ci1 ci3 | si3 [海陆丰腔] chi1 [客英字典] chi3 shi5 [东莞腔] si3 [梅县腔] she5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視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jiix/sjyyɕi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