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矢石砮

hù shǐ shí nǔ [hu shi shi nu]

词语释义

关东最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的奇特物产,是昔年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和媒介。石砮,就是用松花江中坚硬的青石磨制的箭头。

汉字详情

kǔ,hù [ku,hu]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ADG
五行: -
仓颉: DTJR
四角: 449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茎可制箭杆

(2) 另见

英文翻译

coarse, crude;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wu6
◎ 客家话:[梅县腔] fu5 [海陆丰腔] fu3 ku3 fu6 [客英字典] fu5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ku3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侯古上聲開口一等ɣughox/huu
shǐ [shi]
部首: 518
笔画: 5
五笔: T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镝括羽之形。本义:箭)

(2) 同本义。以竹为箭,以木为矢

矢又谓之箭。——《释名》

矢,弓弩矢也。——《说文》

掌六弓、四弩、八矢法。——《周礼·司弓矢》

矢,箭也。——《广雅》

嗑得金矢,解得黄矢。——《易·噬》

疾如锥矢。——《战国策·齐策》

侍投则拥矢。——《礼记·少仪》

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矢以柘若棘。——《大戴礼记·投壶》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入于太亩,还矢先王。——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飞矢;矢石(箭和礧石。古代守城的武器);矢人(造箭的工匠);矢如雨下(箭像雨一样射来。极言其多);矢房(箭袋);矢书(战争中用箭射至敌方的文字);矢干(箭杆);矢锋(箭的尖端);矢镝;矢镞(箭头);矢刃(箭和刀。泛指兵器)

(4) 古代投壶用的筹码

主人奉矢。——《礼记·投壶》

(5) 又如:矢跃(谓投壶时筹从壶中跳了出来。亦泛指投壶活动)

(6) 几何学名词。弧弦之半径

值弧与弦之半曰矢。——清· 戴震《句股割圜记上》

(7) 通“屎”。人或动物排出的粪便

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筐盛矢。——《庄子·人间世》

是人也,所谓以孤父之戈钃牛矢也。——《荀子·荣辱》

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毛泽东《送瘟神》

动词

(1) 通“誓”。发誓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夫子矢之曰……《论语·雍也》

遗风令歌,永矢不愃。——《汉·平舆令薛君碑》

(2) 又如:矢孤介(誓守清高不随世俗的品格);矢素志(立誓实现自己的夙愿);矢慎矢勤(立誓谨慎和勤勉);矢棋(棋艺高明的人);矢日(指着太阳发誓);矢心不二(立誓无二心);矢死(誓死);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矢盟(立誓);矢誓(立誓;盟誓);矢忠

(3) 通“施”。施行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诗·大雅·江汉》

书曰:公矢鱼于棠。——《左传·隐公五年》

(4) 又如:矢谋(施行计谋)

(5) 陈述

皋陶矢厥谟。——《书·大禹谟》

(6) 又如:矢心(陈示衷心)

(7) 陈列

公矢鱼于棠。——《春秋·隐公五年》

形容词

(1) 直;正直,端正

矢,直也。——《广雅》

其直如矢。——《诗·小雅·小东》

捍矢言而不纳。——潘岳《西征赋》

(2) 又如:矢节(正直守节);矢夫(正直之臣);矢言(正直之言;直言,直说)

英文翻译

arrow, dart; vow, sw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语拼音字汇] si3 [陆丰腔] chi3 [宝安腔] ci1 ci3 | si3 [海陆丰腔] chi1 [客英字典] chi3 shi5 [东莞腔] si3 [梅县腔] she5
◎ 潮州话:s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視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sjiix/sjyyɕi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
[nu]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VCDF
仓颉: VEMR
四角: 47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奴声。本义:石制的箭镞) 同本义

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国语·鲁语》

(2) 又如:砮石(可做箭镞的石头)

英文翻译

arrow-tip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u3 nu5 [客英字典] nu5 [台湾四县腔] nu3 nu5
◎ 潮州话:n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都平聲開口一等no/nu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