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直截了当
(1) 形容做事、说话不绕弯子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成语辨析
见“开门见山”(562页)、“斩钉截铁”(1274页)。
成语用法
直截了当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
引清冯桂芬《再启李宫保》:“奏疏体裁以直截了当为贵。”
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二一:“不想扯什么闲盘儿,而愿直截了当的作些事。”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谁知道在路上,他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
直截了当的国语词典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俐落,毫不拐弯抹角。《镜花缘.第六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也作「直接了当」、「直捷了当」。
直截了当的网络释义
直截了当
直截了当的翻译
直截了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2) 同本义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
斫直删密。
(4) 又
锄其直。
(5)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当);直橛橛(身体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堑(直的沟渠);直缕(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笔直或僵直的样子);直坦坦(笔直而平坦)
(6) 竖。与“横”相对 。跟地面垂直的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直上直下;直升机
(8) 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韩非子·五蠹》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直道而行。——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居正惮瑞峭直。——《明史》
(9) 又如:直辞(正直的言辞);直声(正直之言);直质(正直朴实的资质);直信(正直诚实);直言正色(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0) 直爽
哥哥是口直心快射粮军。——《元曲选》
(11) 又如:心直口快;直势(耿直坦率);直性子(性情直爽的人);直人(直爽的人;正直的人);直心眼(指人的心地直率)
(12) 正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3) 又如:直南(正南);直北(正北);直准(正则)
(14) 正当,有理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副词
(1) 径直,一直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直进罾步。——《广东军务记》
(2) 又
直至初六。
直诘袁曰。——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直书就和(径直写成了一首和诗);直律律(直接;径直);直乃(简直就是);直叙(直接叙述);直解(直接领悟);直抵(一直到达)
(4) 故意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圮下。——《汉书·张良传》
直堕其履圯下。——《史记·留侯世家》
(5) 竟然
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聊斋志异》
而直为此廪廪也。(直:竟。为:造成。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直如此(竟然这样);直恁(竟然如此;竟然这样)
(7) 只;仅仅
不可,直不百步耳。——《孟子·梁惠王上》
直无由进之耳。——《荀子·礼论》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以为不能。——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直见爱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直当的(仅仅够得上;只值);直好(只得;只好)
(9) 简直
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庄子·秋水》
直可惊天地。——孙文《序》
(10) 通“特”&X({tè})。单单,单独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直立而不胜。——《荀子·不苟》
直堕其履圮下。——《史记·留侯世家》
动词
(1) 伸直;挺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2) 又如:直身(伸直的身躯);直直腰儿;把铁丝直一直;直脚(伸腿,死去);直屡屡(挺直)
(3) 伸雪
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直其冤。——苏轼《子姑神记》
(4) 面对着,当
马各直其算。——《礼记·投壶》
前列直斗口三星。——《史记·天官书》
武库正直其墓。——《史记·樗里子甘茂传》
魏之武卒,不可以直 秦之锐士。——《汉书·刑法志》
立阼阶下,直东序西面。——《仪礼·士冠礼》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5) 遇,碰上
管教他灵山会里直着个有缘人。——汤显祖《南柯记·宫训》
(6) 当值,轮值,轮班
王民为侍中,直于省内。—— 房玄龄《晋书》
直使送之。——《战国策·齐策三》。注:“直,当日直使也。”
(7) 又如:直内(内廷值班的人);值月(当值某月);直房(值班室)
(8) 担任
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 李延寿《南史》
(9) 价值相当于
为皮币,直四十万。——《史记·平淮书》
岂闻一绢直万钱?——杜甫《惜昔诗》
名词
(1) 价值;代价
爰得我直。——《诗·魏风·硕鼠》
象床之直千金。——《战国策·齐策三》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昂其直。——《聊斋志异·促织》
(2) 又
高其直。
(3) 工钱
受若直,怠若事。——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
(1) 即使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池州送孟迟先辈》
(2) 又如:直饶(即使)
介词
当…时候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chit8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沙头角腔] cit8 [东莞腔] tsik8 [海陆丰腔] chit8 [梅县腔] chit8 [台湾四县腔] tsiit8 [客英字典] chit8 [宝安腔] c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直 | 除力 | 澄 | 職開 | 入聲 | 職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drik/diok | ɖʰĭə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戈,雀声。本义:断绝,切断)
(2) 同本义
巀,断也。——《说文》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诗·大雅·常武》。笺:“就王师而断之。”
海外有截。——《诗·商颂·长发》。笺:“截,整齐也。”疏:“截者,斩断之义,故为齐也。”
不如截而行。——《国语·晋语》。注:“旁出为截。”
截胫剖心。——《晋书·石季龙截记》
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世说新语·方正》
截趾适屦。——《后汉书·荀爽传》
(3) 又如:截头(尽头);截替(取代);截齐(齐截);截发留宾(截发剉荐。指竭尽全力招待客人)
(4) 拦阻;阻挡
截春山以北。——《穆天子传》。注:“犹阻也。”
径截辎重。——李华《吊古战场文》
(5) 又如:截没(截留吞没);截阻(拦阻);截途(当道,拦路);截杀(拦住攻杀);截拿(截拦捉拿);截拔(截留调拔);截战(拦住厮杀)
(6) 直渡;跨越
(7) 购买
怕无布绢,将现钱去长街上铺内截。——元· 宫天挺《范张鸣黍》
(8) 了结
钱给了不要紧,该多少我明儿还你就截了。——清· 刘鹗《老残游记》
(9) 又如:截了(结了);截日(即日)
(10) 斩齐;整齐 。如:截齐(形容非常整齐);截头(齐头);截截(整齐的样子)
量词
指物体截断后的片断、部分 。如:半截砖;一截木头;上半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iet7 [东莞腔] cet8 [客英字典] ciet8 [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6 [海陆丰腔] ciet8 ciet7 z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8 ciet7 ziet7 [宝安腔] cet8
◎ 潮州话:zoi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le助词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语气词 (1) 表示肯定语气 。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动词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形容词 (1) 聪敏,颖慧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副词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完全” 。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英文翻译to finish;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粤语:liu5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3 le3 [客英字典] liau3 [海陆丰腔] liau3 le3 [陆丰腔] liau3 [沙头角腔] liau3 [东莞腔] liau3 [客语拼音字汇] liau3 [宝安腔] liau3 ◎ 潮州话:liou2/liao2 liou3/liao3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详细解释dāng动词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的通路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介词 (1) 在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代词 (1) 本,这 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铿锵声 。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1) 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动词 (1) 主领;典领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形容词 (1) 适合,适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名词 (1) 当铺(用于字号) 。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英文翻译bear, accept, undertake; just
方言集汇◎ 粤语:dong1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