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树木根株盘曲纠结。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毻毛新鵠小,盘根古树低。” 五代 齐己 《古松化为石》诗:“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絶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比喻相互勾结,根深蒂固。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忠良会边》:“奸风成癖党盘根也。”
见“ 盘根错节 ”。
犹奠基。
唐 李白 《明堂赋》:“势拔五岳,形张四维,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
指根基。
唐 白居易 《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
槃根:盘曲的木根。喻难办之事。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宪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当世之务……风力愈修,槃根尽解。”
引证解释
⒈ 谓树木根株盘曲纠结。
引北周庾信《至老子庙应诏》诗:“毻毛新鵠小,盘根古树低。”
五代齐己《古松化为石》诗:“盘根几耸翠崖前,却偃凌云化至坚。”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絶巘危崖,尽皆怪松悬结……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
⒉ 比喻相互勾结,根深蒂固。
引明无名氏《鸣凤记·忠良会边》:“奸风成癖党盘根也。”
⒊ 见“盘根错节”。
⒋ 犹奠基。
引唐李白《明堂赋》:“势拔五岳,形张四维,轧地轴以盘根,摩天倪而创规。”
⒌ 指根基。
引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
⒍ 槃根:盘曲的木根。喻难办之事。
引清钱谦益《太仆寺添注少卿熊明遇授中宪大夫制》:“蔚有君子之文,兼通当世之务……风力愈修,槃根尽解。”
盘根的网络释义
盘根 (基本概念)
盘根 (词语解释)
盘根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般声。皿,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盘子,浅而敞口的盛物器)
(2) 同本义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 楚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绅《悯农》
(3) 又如:盘羞(盘盛的食品);冷盘(盛在盘子里的凉菜);茶盘(放茶壶茶杯的盘子);盘儿(脸盘儿);盘器(盘类器皿);盘担(内装盘馔的礼盒担子)
(4) 古代的一种盥洗用具
沐用瓦盘。——《礼记·丧大记》
(5) 又如:盘匜(古代盥洗器皿盘与匜的并称。盘以承水,匜以注水)
(6) 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 。如:磨盘;算盘;字盘
(7) 商品或股票的价格 。如:升盘;平盘;收盘
(8) 通“磐”。大石
则国安於盘石。——《荀子·富国》
所谓盘石之宗也。——《汉书·文帝纪》
(9) 又如:盘石桑苞(盘石,大石;桑苞,即苞桑,根深柢固的桑树)
(10) 礼物
(11) 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
盘里衣裳头面,我到屋里办得来。——《孽海花》
(12) 通“鞶”。系于腰间盛手巾等的小囊
贝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盘囊。——《晋书·邓攸传》
(13) 姓
动词
(1) 围绕;缠绕
则盘纡隐深。——《文选·嵇康·琴赋》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 又如:盘锦(用金线在丝织物上盘出的图案);盘陀石(高低不平的石头。盘陀:螺旋形);盘缴(盘搅。花销);盘步(通行);盘踅(回旋,打转);盘蛇(盘绕曲折貌)
(3) 盘问,盘查
且请先生和儿子出来相见,盘他一盘。——《醒世恒言》
(4) 又如:盘驳;盘诘(盘问);盘考(盘察考问);盘验(盘查检验);盘辟(查问,辩驳)
(5) 交结;连结 。如:盘谈(交谈;谈话);盘络(回环连结)
(6) 娱乐 。如:盘荒(游乐无度);盘逸(纵情欢乐);盘嬉(盘桓游乐);盘乐(游乐;娱乐);盘戏(游戏);盘游(游乐)
(7) 游串;串街走巷 。如:盘卖(串游贩卖);盘街(走街串巷);盘术(相面、算卦的术士沿街卖艺)
(8) 计算 。如:盘计(盘算,算计);盘粮(清查粮食)
(9) 用…修造 。如:南屋的坑拆了,还没盘
(10) 经过合法手续索取一定报酬而办理或协商转交权利、所有权、财产等 。如:出盘;招盘;盘顶(商店将存货及财产全盘出让);盘受(连底卖给别人经营)
(11) 攀爬
悄悄行至半山,见一株大树,就盘将上去。——《说岳全传》
(12) 搬运 。如:盘运(逐渐积攒);盘资(路费,旅费);盘用(支用;花费)
(13) 通“盘”。徘徊,逗留
形容词
通“蟠”。盘曲,回绕
水澹澹而盘纡兮。——宋玉《高唐赋》
量词
(1) 用于物量。如:一盘磨
(2) 用于动量。如:再下一盘(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波鞍5 颇冤5 ,buan5(puâⁿ) , puang5(puâng) [潮州]puêng5(phuê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艮(
)声。本义:草木之根)(2)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 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6) 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7)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8) 痼疾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9) 又如:根疵(痼疾)
(10)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11)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12)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 。如:硫酸根;氨根
(13) 延续后代的子孙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14)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动〉?
(1) 植根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 元好问《出京》诗
(2)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3) 杜绝;根除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4) 又如:根株
(5) 根究;追究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 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6)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7) 通“跟” 。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量词
(1) 用于条形物 。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2)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gi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en1 gin1 [宝安腔] gen1 [客语拼音字汇] gen1 gin1 [客英字典] gin1 [海陆丰腔] gin1 gen1 [台湾四县腔] gin1 ge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根 | 古痕 | 見 | 痕 | 平聲 | 元 | 開口一等 | 臻 | 痕 | kən | k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