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

pí zhī [ pi zhi]
注音 ㄆ一ˊ ㄓ

词语释义

皮脂 pízhī

(1) 由皮脂腺分泌的物质

sebum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sebum] 由皮脂腺分泌的物质

皮脂的国语词典

由皮脂腺分泌而出的油汗。

皮脂的网络释义

皮脂

  • 皮脂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有腊脂、甘油三酸脂、游离脂肪酸,还混有上皮细胞代谢后产生的磷脂和胆固醇脂。皮脂属于油性,对皮肤有滋润作用,藉以防止干燥和皲裂。皮脂里的脂肪酸能杀灭细菌,并能抵御霉菌和病毒,堪称皮肤的天然屏障。鉴于皮脂里含有机体所不需要的脂溶性代谢废物,因此皮脂有一定的排泄作用。
  • 皮脂对皮肤有防护、滋润的作用,但是皮脂过多就会形成脂溢性皮炎,比如粉刺、痘痘、暗疮、头皮屑等等。
  • 皮脂造句

    本药可软化暗疮表面,促进皮脂从毛孔排出。
    质地丰润,帮助修护皮脂膜,增强肌肤锁水能力,润化干燥引起的粗糙,还复肌肤细滑。
    前言:目的:研究清热痤疮片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和性激素的影响,来证实清热痤疮片对痤疮的治疗作用。
    人体在冬季的新陈代谢与夏季不同,冬季容易发生皮肤瘙痒,一方面是人体皮脂腺功能减弱,皮肤容易缺水而干燥。冷是瘙痒的前导,热却是瘙痒发生的诱因。天气越冷,人们越喜欢用热水洗烫,躺入被窝,就开始痒了,往往是越痒越搔,越搔越痒,有些患者甚至会因瘙痒而无法入睡。
    本文报告两个罕见的单一皮脂囊瘤位于眼窝之病例。
    因为肿瘤位于真皮中,而且有部皆汗腺、皮脂腺或及毛囊的分化,所以有些作者认为肿瘤的来源为皮肤附属器。
    人体的嘴唇周围一圈发红的区域叫“唇红缘”,它的湿润全靠局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发育不全的皮脂腺来维持。
    在青壮年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狐臭味也尤其重。
    立毛肌附着于皮脂腺之下的毛囊,当它收缩时,牵拉毛囊直立,产生鸡皮疙瘩。
    强效收敛、紧实和减肥,防皱,调节皮脂,洁肤对松垮的肌肤特别有帮助,减轻浮肿现象。
    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状态,常起病于少年期,由于雄性激素的刺激,皮脂腺增大,产生油脂并堵塞毛孔。
    上方真皮层中含有毫毛囊、皮脂腺及汗腺。
    这些粟丘疹多散在发生,可用针挑开病变表皮顶尖,挤出白色皮脂样小颗粒就可以了。
    这款轻薄、易吸收的乳液中含有的精华皮肤作用的玫瑰草和猪殃殃萃取以及调节皮脂分泌的阿尔卑斯柳草精,能为油性肌肤解毒并保持平衡。
    现在,你的小宝宝已经做好了迎接外面世界的准备,他褪落了大多数的胎毛和胎儿皮脂。
    多专门对付型区的粉刺,有很强的粘吸力,在撕剥的时候将皮脂粉刺撕剥出来,具有清除深层粉刺的功效。
    另草莓具深层洁净功效,能缓解皮肤爱长痘痘的症状,令皮脂分泌失衡的肌肤得到均衡调理。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控制皮脂活性,调节油脂分泌,改善油腻不洁肌肤,紧实结蒂组织,收敛粗大毛孔,预防及改善面疱肌肤。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疣状增生,皮脂腺和顶泌汗腺增生。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zhī [zh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XJG
    五行:
    仓颉: BPA
    四角: 722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fat, grease, lard; grease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旨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cjii/tjit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