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号

piào hào [piao hao]
繁体 票號
注音 ㄆ一ㄠˋ ㄏㄠˋ

词语释义

票号 piàohào

(1) 旧时指山西商人所经营的钱庄。以汇兑为主要业务。也叫“票庄”

exchange shop

词语解释

  1. 又称票庄或汇兑庄。旧 中国 的一种信用机构,以汇兑、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银行兴起后,业务受影响,乃逐渐衰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且説这票号生意,专代人家匯划银钱,及寄顿银钱的。”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 郝 公馆之晓得这消息,自然要早些,因为 郝达三 在票号来往,而又肯留心。”

引证解释

⒈ 又称票庄或汇兑庄。旧中国的一种信用机构,以汇兑、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银行兴起后,业务受影响,乃逐渐衰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且説这票号生意,专代人家匯划银钱,及寄顿银钱的。”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郝公馆之晓得这消息,自然要早些,因为郝达三在票号来往,而又肯留心。”

票号的国语词典

旧时对于从事汇兑、存寄业务的钱庄称为「票号」。

如:「存钱,可要找大的票号才稳当。」

票号的网络释义

票号 (古时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金融机构)

  •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商业资本转化而来的旧式信用机构。因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又被称为“山西票号”或“西号”。山西票号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帮势力最大。票号产生的时间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是由清代山西商人雷履泰的天津日升昌颜料庄在道光初年演变而成。票号有合资、独资之分,股东负无限责任制,资本额较钱庄为大,自二三十万至四五十万两不等。
  • 票号造句

    第三章,尽可能统计出票号业经营官款业务的比例,为重新评价其资本属性作好铺垫。
    高铁也表示,虽然使用高铁票是认票不认人,但只要旅客报案,就会协助清查,以车票上的票号追人,也提醒民众不要贪小便宜,才不会因小失大。
    铜岭杜子俊!白展堂谁?佟湘玉杜子俊,关中最大的财主,十家票号有八家是他开的,剩下两家,也有他不少股份,钱掌柜在他面前,连中产阶级都算不上。
    另外也可以直接登录相关航空公司网站,输入电子票号、旅客姓名,也能查询到自己的航班预订是否成功。
    在购买电子机票时,旅客会得到一个电子票号。
    本文从山西票号密押方式的历史考证入手,进而对人民币防伪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主要国际货币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
    股市周全解体,钱庄票号纷繁倒闭,外资银行损掉沉重,仅以身免。
    票号又叫票庄或汇兑庄,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
    票号等同于直接在网点排队机取号,从而节省市民的等待时间。
    票号曾长期经营官款,有关其资本属性的界定与此密切相关。
    最初的交互可能使用客户标识和订单号相关器的组合,而响应和后续的交互可能也包含一个发票号相关器。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
    由于古城还在,老百姓继续住在古庭院里,有些曾经是繁荣的票号。
    中国第一家银行,名叫日升昌,意思是繁荣之上的日出,现在跟其它四个票号一样,是城中心的博物馆。
    为了运送货币,中国北部这个城市里的商人们开办票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银行。
    这些票号太过神秘,以至于中国领导人都从北京赶来巡视。
    票号的伙计被训练成对账目客观公正、高度负责的员工。
    把这个票号和本人的身份证号码,通过电话报给航空公司客服部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来辨别机票的真伪。
    山西票号的产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结果,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是产业分化和产业形成的最终结果。
    在这个凝聚点上有着三晋文化背景的晋商票号,是如何从繁盛走向衰落的?

    汉字详情

    piào [piao]
    部首: 519
    笔画: 11
    五笔: S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WMMF
    四角: 109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迅疾;轻捷

    为票姚校尉。——《汉书·霍去病传》。注:“劲疾貌。”

    校武票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票勇(行动迅疾勇猛);票健(敏捷强劲);票禽(轻疾的飞禽);票贼(迅猛的盗贼);票轻(轻疾)

    (3) 勇猛 。如:票帅(勇猛的首领);票将(勇猛的将领);票雄(勇猛强劲者)

    名词

    (1) 印的或写的凭证纸片 。如:戏票;车票;饭票;粮票;布票;票引(盐票和盐引);票摘(在纸片上摘录书写)

    (2) 无记名投票用纸 。如:投票;唱票;开票

    (3) 钞票或其他形式的纸币 。如:毛票;零票;角票;票票(钞票);票洋(钞票)

    (4) 旧指非职业性的戏曲表演 。如:玩儿票;票友

    (5) 所有权证或债权证 。如:股票;票纸(存折,存款单);票簿(票据簿册);票照(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6) 强盗称抢来做人质的人 。如:绑票儿

    量词

    俗称一宗为一票 。如:一票货;一票生意;一票买卖

    动词

    (1) 票写 。如:票帖(用于票拟的便笺);票发(票写签发);票写(拟写票签);票签(要拟于本章的附签)

    英文翻译

    slip of paper or bamboo; ticket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piu3
    ◎ 客家话:[陆丰腔] piau5 [客英字典] piau5 biau1 [海陆丰腔] piau3 piau5 biau1 [梅县腔] biau1 piau5 [沙头角腔] biau1 [宝安腔] piau1 | piau5 | biau1 [台湾四县腔] peu3 piau5 biau1 [东莞腔] pia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4 pi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妙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phjeuh/phiewpʰĭɛu
    hào,háo [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G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VS
    四角: 60027

    详细解释

    háo

    动词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同本义

    号,呼也。——《尔雅》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公号庆郑。——《国语·晋语》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因大号,一墟皆惊。——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阴风怒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号泣载道。——《明史》

    (3)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4) 哭而有言

    号,痛声也。——《说文》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6)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7)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8)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扬言有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2)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3) 命令,发令

    发枪之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明诏大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号令

    (5) 召唤;呼唤 。如:号召

    (6) 宣称,称号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号之曰燧人氏。

    号为军机四卿。——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名词

    (1) 名位;名称;称谓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3) 记号;标帜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4)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号曰醉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号刚峰。——《明史》

    (5)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6)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7)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8) 犹种,类。多为贬义 。如:那号人

    (9)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0)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如:起床号,熄灯号

    (11) 商店的代称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量词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另见 háo

    英文翻译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hou6
    ◎ 潮州话:ho7 h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倒去聲開口一等ɣɑughauh/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