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纸

pí zhǐ [ pi zhi]
繁体 皮紙
注音 ㄆ一ˊ ㄓ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皮纸 pízhǐ

(1) 用桑树皮、楮树皮或笋壳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供制造雨伞等用

bark paper

词语解释

  1. 用皮做的纸。佛教传说 如来 修菩萨行,曾剥皮为纸,拆骨为笔以书写经典。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王城南一百餘里,有 如来 昔作 摩休国 ,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 北周 庾信 《五张寺经藏碑》:“皮纸骨笔,木叶山华。”

  2. 用桑树皮、楮树皮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纸料》:“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

引证解释

⒈ 用皮做的纸。佛教传说如来修菩萨行,曾剥皮为纸,拆骨为笔以书写经典。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王城南一百餘里,有如来昔作摩休国,剥皮为纸,拆骨为笔处。”
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皮纸骨笔,木叶山华。”

⒉ 用桑树皮、楮树皮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纸料》:“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

皮纸的国语词典

一种质地坚韧的纸张,产于云、贵、江、浙等省,原料大都为桑树皮、楮树皮或荀壳等,多用于契据纸张或制作雨伞。

皮纸的网络释义

皮纸

  • 用桑皮、山桠皮等韧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纸。纸质柔韧、薄而多孔,纤维细长,但交错均匀。一般是供糊窗和皮袄衬里等日用需要,特殊的则作誊写蜡纸、补强粉云母纸等的原纸。现在很少生产。
  • 皮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棉纸、宣纸、桑皮纸等。
  • 皮纸造句

    麦肯德里克说,要是要细致研读字迹小而迷糊的古希腊文本,马糊着数百页羊皮纸千锤百炼,那么在伦敦或者许要花患上多钱。
    主要产品为牛皮纸桶,可以用来装固体、粉状、浆状等化工产品,及金属线材、医药产品的最佳包装容器。
    双层纸盒装,外扎四道塑料腰带,内裹牛皮纸,包装完好。
    如果国会再不做点神马,宪法要求总统应该“全心全意为宪法服务”的规定将比羊皮纸上的未了情还一文不值。
    先将面皮搓到比一张牛皮纸还薄,再叠起多块切成面条。
    陈浩宇终于回了家,找出贾人给自己的两张羊皮纸。
    羊皮纸上的文字解释说,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
    文明是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文明是过马路时看见红灯停下来;文明是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和小孩让个座;文明是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脏话;文明是认真听老师讲课;文明是一种好的习惯。但我们身边不文明的现象也有很多,一起看看下面说的这些现象里有你吗?
    在以往的印象中,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不少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好,物品乱摆乱放,懒得洗衣刷鞋,乱扔果皮纸屑。
    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摄制成专题片。
    纯白圆形桌子上摆满了堆积成山的羊皮纸。
    双层纸箱装,外扎四道塑料腰带,内裹牛皮纸,包装齐备。
    一个邮寄来的包裹,用牛皮纸包着,上面的手迹非常熟悉。
    他用牛皮纸把玻璃上的洞孔贴起来。
    包装方法塑编袋或牛皮纸袋附聚乙烯内膜袋严密包装。
    外包装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质皮纸或其他材质。
    松瓒萨多接过回执看过,小心收于怀中后,更伸手掏出另一张桑皮纸道“大王有言,若是崔大人手中银钱不足,可以纸上所列之物等价抵充,此事宜愈早愈好”。
    整瓶酒外包一张优质正方形皮纸,装在彩盒中:外包装彩盒用的是进口白版纸加细瓦楞。
    材料将高菊苣牛皮纸,纸板和瓦楞纸板。
    这就是破烂货!之前我就听一些外门弟子说过,武技阁有一张破羊皮纸,是上古遗物,但并无任何价值。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zhǐ [zhi]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QA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MHVP
    四角: 22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2) 同本义

    纸,絮也,一曰苫也。——《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

    令逵自选《公羊》 严、 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3) 又如:纸撚儿(用易燃纸搓成的点火纸卷儿);纸标儿(纸做的出售标志);纸筋(用于做纸浆的废纸);纸阄(带有标记的纸片,用于拈韵);纸衣(以纸制成的衣服)

    (4) 冥钱,旧俗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纸钱

    弄得我们少香没纸,血食全无。——《西游记》

    (5) 又如:纸劄(纸糊的冥器);纸锞(纸钱);纸扎(纸糊的冥器);纸元宝(有金色或银色纸糊制的元宝形冥钱。迷信用品)

    (6) 文契,字据

    把小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儒林外史》

    量词

    (1) 书信、文件的张;件

    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颜氏家训》

    (2) 又如:一纸空文;纸半张(即半张纸。比喻微不足道);太宗真迹六百纸

    英文翻译

    pap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