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人或动物体上分泌油脂的腺,在真皮中,很小,多为囊状,开口在毛囊中。皮脂腺的分泌物,能润泽皮肤和毛发。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皮脂腺分泌油状皮脂润滑毛发和皮肤。
2、尽管从外观看上去很像皮肤肿瘤,但实际上它只是受阻的皮脂腺。
3、其起因是脂肪分解产物由于细菌酶的作用或皮脂腺分泌物的潴留而渗入周围组织,并从而引发了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4、此外,如果皮脂腺被激活,在毛孔积累化妆品可以通过皮肤被淘汰,而不是由肾脏。
5、位于皮肤表面的小孔,毛发就是由此长出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也是通过毛孔排泄到皮肤表面的。
6、在形成顶泌汗腺单位的皮肤部位还有第三个上皮胚芽形成,它发生于皮脂腺始基之上与毛囊相对的位置。
7、耵聍腺分泌物包含多种免疫球蛋白,与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耳垢。
8、是渗透性最强的基础油,可畅通毛孔,调节皮脂腺分泌,有效改善油性皮肤或混合性肌肤。
9、多喝水可以防止皮肤脱水干燥,而且还有助于皮肤分泌皮脂的能力,而皮脂正是皮脂腺分泌的天然的皮肤滋养油。
10、男性荷尔蒙使皮脂腺得以生长并且产生更多的油脂。
11、对皮肤类型,质地,和皮脂腺情况必须加以仔细分析,因为这将影响到如何修改支架结构及最终结果。
12、在下三分之一,尤其是鼻小叶部位,皮肤变厚,皮脂腺丰富,与下方结构附着更紧。
13、雄激素,或称男性荷尔蒙,可以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皮脂)。
14、除真皮、皮脂腺及毛囊外,表皮也是雌激素作用的主要器官之一。
15、皮脂腺附着于每个毛囊上。
16、它含有能平衡皮脂腺分泌的天竺葵和具抗菌、温和镇静皮肤的桉树脂。
17、皮脂腺是皮肤重要的附属器。
18、皮脂腺是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官,分布广泛,主要功能为合成与分泌皮脂,润滑皮肤,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19、上面的图像显示了小鼠皮肤组织活力表皮中包裹着一根毛发的皮脂腺。(左)红色CH2图像以亚细胞分辨率显示富脂腺细胞;
20、多喝水可以防止皮肤脱水干燥,而且还有助于增强皮肤分泌皮脂的能力,而皮脂正是皮脂腺分泌的天然皮肤滋养油。
21、正常皮肤中只见到表皮中下部、毛囊、皮脂腺导管部位的朗格汉斯细胞胞浆中含有结合珠蛋白;
22、目的探讨皮脂腺痣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及肿瘤发生率。
23、目的探讨简单快捷地获得大量人毛囊隆突细胞并保持其干细胞特性的方法,观察其向皮脂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
24、目的探讨眼睑皮脂腺癌的穿刺方法、细胞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25、临床上以癫痫、智力障碍和皮脂腺腺瘤作为诊断依据。
26、目的探讨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27、皮脂腺产生油性物质称为皮脂,这有助于你的皮肤防水和防止干燥。
28、常与血管瘤、单纯囊肿、鳃裂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难于鉴别。
29、例如,油性发质是由皮脂腺分泌过度引起,假如使用方法得当并定期使用,特定的精油能够平衡油脂分泌。
皮脂腺的国语词典
动物体上分泌油脂的腺体,分布于皮肤真皮中,通常依傍毛发而生,很小,多为囊状,能分泌皮脂,用以润滑皮肤及其外面所生的毛发。
皮脂腺的网络释义
皮脂腺 科普中国
皮脂腺的翻译
皮脂腺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皮 | 符羈 | 並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bie/bye | bʰĭ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2) 同本义
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说文》
有羽者脂。——《易·本命》
脂,肪也。——《广苍》
脂膏以膏之。——《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周礼·考工记·梓人》
(3) 又如:脂灰(油脂和石灰,犹今油灰之类);脂水(旧指妇人盥洗后的剩水;或指石油;脓水);脂炬(即脂烛);脂韦(油脂和软皮)
(4) 润滑脂 。如:复合皂基脂;非皂基脂;耐寒脂;耐压脂;防锈脂;轴用脂
(5) 胭脂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王维《西施咏》
(6) 又如:脂粉客(油头粉面的风流子弟);脂粉钱(旧指女私蓄)
动词
(1) 涂油使润滑
我车已载脂。——杜甫《赤谷》
(2) 又如:脂车(油涂车轴,以利运转。借指驾车出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海陆丰腔] zhi1 [宝安腔] zi1 [梅县腔] tje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东莞腔] z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脂 | 旨夷 | 章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cjii/tji | tɕ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