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团

lài tuán [ lai tuan]
繁体 癩團
注音 ㄌㄞˋ ㄊㄨㄢˊ

词语释义

1.蟾蜍的俗称。

词语解释

  1. 蟾蜍的俗称。

    《何典》第一回:“到得 阴沟 口头,只见经岸旁边,蹲着一隻愤气癩团,抬头望着天上一群天鹅,正在那里想吃天鹅肉。”参见“ 癩施 ”。

引证解释

⒈ 蟾蜍的俗称。参见“癩施”。

《何典》第一回:“到得阴沟口头,只见经岸旁边,蹲着一隻愤气癩团,抬头望着天上一群天鹅,正在那里想吃天鹅肉。”

癞团的网络释义

癞团

  • 癞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ài tuán,是指蟾蜍的俗称。
  • 汉字详情

    lài [lai]
    部首: 513
    笔画: 18
    五笔: UGKM
    五行:
    仓颉: KDLO
    四角: 001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赖声。本义:病名。即“麻疯”)

    (2) 同“疬”。麻风病 。如:癞可(指宋僧祖可。因身披恶疾,故称);癞菌(麻风病的病原体)

    (3) 〈方〉∶恶疮;顽癣 。如:癞皮(身患顽癣,毛秃皮厚);癞肉顽皮(身患顽癣,皮肉丧失知觉);癞疮(恶疮;顽癣);癞头(长黄癣的头);癞癣(泛指黄癣、白癣及其他癣疮)

    形容词

    (1) 坏;低劣 。如:癞子(俗指无耻、唯利是图的人)

    (2) 脏

    但凡客商在路,早晚安歇,有两件事免不得,吃癞碗,睡死人床。——《水浒传》

    英文翻译

    leprosy, scabies, mange; shodd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i3
    ◎ 潮州话:nai6

    宋本广韵

    tuán [tuan]
    部首: 335
    笔画: 6
    五笔: LF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DH
    四角: 602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囗( wéi),专声。本义:圆)

    (2) 同本义

    团,圆也。——《说文》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文选·班婕妤·怨歌行》

    (3) 又如: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多用于帝王宫内,又称宫扇);团领(圆领);团栾(形容圆的样子);团茅(团苞,团焦。圆形草屋);团城(北京故宫西北、北海南门口的圆形围城)

    (4) 有点圆 。如:团脸

    动词

    (1) 把东西揉弄成圆球形 。如:团搦(团弄,摆弄);团掿(摆弄);团纸团儿;团药丸

    (2) 围绕 。如:团团转

    (3) 聚集,集合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又如:团书(通知聚会的请柬)

    (5) 估量;猜度 。如:团量(估量)

    (6) 分不开;聚合在一起

    西园歌舞骤然稀,只有多情蝴蝶作团飞。——宋· 石孝友《南歌子》

    (7) 又如:团体(组织起来,团结为一体)

    (8) 调理,解决 。如:团弄(处理,解决)

    名词

    (1) 泛指球形或圆形的物品。如:汤团;麻团;团子;菜团

    (2) 工作或活动的集体。如:工作团;剧团;参观团;团行(宋代行会组织);团防,团防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反动地主武装的指挥机关)

    (3) 由若干个营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师 。如:第一团

    (4) 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如:团中央

    (5) 团练

    谢庄办团。——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三保戒团众。

    量词

    结成一团的东西。如:一团乱麻;一团毛线

    名词

    团子 米或粉制成的球形食品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唐· 白居易《寒食日过枣团店》

    英文翻译

    sphere, ball, circle; mass, lump

    方言集汇

    ◎ 粤语:tyu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