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瘁

wěi cuì [ wei cui]
注音 ㄨㄟˇ ㄘㄨㄟˋ

词语释义

1.痿缩枯槁。

词语解释

  1. 痿缩枯槁。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注:“唇、舌,血华之处也。血病不荣,故痿瘁色变也。”

引证解释

⒈ 痿缩枯槁。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注:“唇、舌,血华之处也。血病不荣,故痿瘁色变也。”

痿瘁的网络释义

痿瘁

  • 痿瘁,拼音是wěi cuì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痿缩枯槁。
  • 汉字详情

    wěi [wei]
    部首: 513
    笔画: 13
    五笔: UTVD
    五行:
    仓颉: KHDV
    四角: 001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神经系疾病。筋肉萎缩,不能举动

    痿,痺也。——《说文》

    大经空虚发为肌痺,传为脉痿。——《素问·痿论》

    即位,痿痺。——《汉书·哀帝纪赞》

    (2) 又如:痿弱(肢体萎缩软弱);痿症(阳痿);痿症;痿疾(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特指阳痿);痿病(肢体动作不便的病);痿废(痿缩残废);萎痹(肢体麻木不能动作的病);痿蹶(指双足麻痹,无法行动);痿不忘起(身体麻痹行动不便的人也不忘起行)

    (3) 男性生殖器官不能挺举的病 。如:痿疾;阳痿

    (4) 衰竭 。如:痿易(谓痿弱无力);痿顿(委靡不振);痿倒疲倦(百病缠身,精神不振);痿疲(谓疲弱不振);痿厥(萎弱气逆);痿瘁(痿缩枯槁)

    动词

    (1) 用同“萎”。枯萎 。如:痿损(枯痿损伤)

    (2) 〈方〉∶减弱

    待了好一回,那阵风也萎了,依旧平和水港。——清· 张南庄《何典》

    英文翻译

    paralysis; impot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wi1 [梅县腔] wi3 wui3 [海陆丰腔] wui1 [客语拼音字汇] vui3 [客英字典] vui3 [宝安腔] wui1 w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ʔĭweqye/we
    cuì [cui]
    部首: 513
    笔画: 13
    五笔: UYWF
    五行:
    仓颉: KYOJ
    四角: 0014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卒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困病)

    (2) 同本义

    顇,病也。——《尔雅》

    邦国殄顇。——《汉书·王莽传》

    (3) 又如:瘁音(疲病衰弱的声音);瘁瘁(疲病的样子)

    (4) 劳累

    生我劳瘁。——《诗·小雅·蓼莪》

    使人心瘁。——《高唐赋》

    (5) 又如:瘁瘅(劳累痛苦);瘁心(犹苦心;劳心);瘁志(谓苦心劳神,一意于某事)

    (6) 忧愁;悲伤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宋玉《高唐赋》

    (7) 又如:瘁瘁(忧愁貌);瘁貌(忧愁容);瘁慑(忧伤屈服貌)

    (8) 憔悴;枯槁

    仆夫况瘁。——《诗·小雅·出车》

    (9) 又如:瘁貌(使面容憔悴);瘁赧(憔悴赧然);瘁景(萧条的景象);瘁索(犹萧索;萧瑟)

    动词

    毁;损坏

    瘁万物以如归,运大泽而若漏。——《海潮赋》

    英文翻译

    feel tired, be weary, be worn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6
    ◎ 客家话:[陆丰腔] cui5 [宝安腔] cui5 [海陆丰腔] cui5 [客英字典] cui5 [台湾四县腔]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梅县腔] c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秦醉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dzʰwizyih/dzv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