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牺

wèi xī [ wei xi]
繁体 畏犧
注音 ㄨㄟˋ ㄒ一

词语释义

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

词语解释

  1. 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 , 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汉 班固 《幽通赋》:“ 周 贾 盪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服。”

引证解释

⒈ 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

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汉班固《幽通赋》:“周贾盪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服。”

畏牺的网络释义

畏牺

  • 畏牺,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准备用作祭祀的牛,虽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给它吃草料和豆子,但要被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后遂以”畏牺等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 。
  • 汉字详情

    wèi [wei]
    部首: 521
    笔画: 9
    五笔: LGEU
    五行:
    仓颉: WMV
    四角: 607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畏其唇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

    (4) 敬;敬服

    心畏相公。——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

    (6) 吓唬 。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

    (7) 担心

    畏有家人来洒扫。——唐· 王建《寒食行》

    (8) 避开

    客子常畏人。——三国 魏· 曹丕《杂诗》

    (9) 憎恶;怨恨

    畏,恶也。——《广雅》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史记·魏公子列传》

    (10) 忌妒 。如:畏后生

    (11) 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吕氏春秋》

    名词

    (1) 通“隈”。弯曲处

    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考工记》

    (2) 罪

    畏,罪也。——《广雅》

    形容词

    险恶的

    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英文翻译

    fear, dread, awe, rever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i5 [客英字典] vui5 [陆丰腔] wui5 [东莞腔] wui5 [台湾四县腔] wi5 [梅县腔] wi5 wui5 [海陆丰腔] wui5 [宝安腔] wui5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 潮州话:威3 [澄海、潮阳]畏3<鼻化> ,ui3(ùi) [澄海、潮阳]uin3(ù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胃微合去聲合口三等ʔĭwəiqyoih/voy
    [xi]
    部首: 422
    笔画: 10
    五笔: TRSG
    五行:
    仓颉: HQMCW
    四角: 215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牛,羲声。本义:做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

    (2) 同本义

    牺,宗庙之牲也。——《说文》

    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书·微子》。传:“色纯曰牺。”

    共其牺牲。——《周礼·牧人》。注:“毛羽完具也。”

    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牲。——《大戴礼记·曾子大圆》

    自惮其牺也。——《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名词,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指猪、牛、羊等。玉,指玉器。帛,丝织品。)——《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牺羊(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羊);牺牢(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牺宰(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

    (4) 指伏羲氏

    于穆二圣,仁等春生,除弃周汉遐轨 牺庭。——《魏书·程骏传》

    (5) 又如:牺年(伏羲氏之世。借指太平盛世);牺皇(羲皇。称伏羲氏)

    (6) 酒樽名(以前读 suō,今读 )

    牺,酒尊名。——《集韵》

    (7) 又如:牺人(官名。专掌供设酒醴的官吏);牺羽(古代雕饰于酒樽的禽鸟图案);牺杓(瓢的别称)

    英文翻译

    sacrifice, give up; sacrificial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