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畏惧恐慌。
《荀子·王制》:“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羣臣畏恐。”《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佐》:“诸将稍不法, 佐 乃黜其大将 章德安 於 明州 、 李文庆 於 睦州 ,杀内都监 杜昭达 、统军使 闞璠 ,由是国中皆畏恐。”
引证解释
⒈ 畏惧恐慌。
引《荀子·王制》:“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羣臣畏恐。”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佐》:“诸将稍不法, 佐乃黜其大将章德安於明州、李文庆於睦州,杀内都监杜昭达 、统军使闞璠,由是国中皆畏恐。”
畏恐的网络释义
畏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 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
畏,惧也。——《广雅·释诂二》
畏,恐也。——《广雅·释诂四》
不畏不怒。——《列子·黄帝》
天明畏。——《书·皋陶谟》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然畏愬。——《资治通鉴·唐纪》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畏其唇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
(4) 敬;敬服
心畏相公。——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又如: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
(6) 吓唬 。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
(7) 担心
畏有家人来洒扫。——唐· 王建《寒食行》
(8) 避开
客子常畏人。——三国 魏· 曹丕《杂诗》
(9) 憎恶;怨恨
畏,恶也。——《广雅》
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史记·魏公子列传》
(10) 忌妒 。如:畏后生
(11) 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
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吕氏春秋》
名词
(1) 通“隈”。弯曲处
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考工记》
(2) 罪
畏,罪也。——《广雅》
形容词
险恶的
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wui5 [客英字典] vui5 [陆丰腔] wui5 [东莞腔] wui5 [台湾四县腔] wi5 [梅县腔] wi5 wui5 [海陆丰腔] wui5 [宝安腔] wui5 [客语拼音字汇] vui4
◎ 潮州话:威3 [澄海、潮阳]畏3<鼻化> ,ui3(ùi) [澄海、潮阳]uin3(ùi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尉 | 於胃 | 影 | 微合 | 去聲 | 未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ʔĭwəi | qyoih/voy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2)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舟人大恐。——宋· 苏轼《石钟山记》
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5) 恐吓,使之害怕
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韩非子·有度》
李斯因说 秦王,请先取 韩以恐他国。——《史记·高祖本纪》
(6) 又如:恐呵(威吓呵斥);恐胁(恐吓威胁);恐逼(恐吓逼迫);恐褐(恫吓威胁)
(7) 恐怕
恐前后受其敌。——唐· 柳宗元《三戒》
常恐秋节至。——《乐府诗集·长歌行》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赵策》
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8) 又如:恐其有误;恐不容易;恐非所愿
副词
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
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偿城恐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为操所光。——《资治通鉴》
恐不任我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ng3 [海陆丰腔] kiung3 [梅县腔] kiung3 [东莞腔] kung3 [客语拼音字汇] kiung3 kung3 [沙头角腔] kiung3 [台湾四县腔] kiung3 [宝安腔] kung3 [陆丰腔] kiu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恐 | 丘隴 | 溪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khyungx/qivnk | kʰ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