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述

shēn shù [ shen shu]
注音 ㄕㄣ ㄕ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申述 shēnshù

(1) 详尽陈述;诉说

申述缘由
explain in detail

词语解释

  1. 详细说明;诉说。

    《宋书·殷琰传》:“ 柳伦 来奔,具相申述。”《通典·选举六》:“若举用后续知过谬,具状申述及自按劾者,请勿论。” 邹韬奋 《劲儿多好》:“在 闸北 抗 日 激战之时,记者就有好几位朋友仅以身免,家产荡然,见面时多含泪申述,只须于民族有裨,个人牺牲不足道。”

引证解释

⒈ 详细说明;诉说。

《宋书·殷琰传》:“柳伦来奔,具相申述。”
《通典·选举六》:“若举用后续知过谬,具状申述及自按劾者,请勿论。”
邹韬奋《劲儿多好》:“在闸北抗日激战之时,记者就有好几位朋友仅以身免,家产荡然,见面时多含泪申述,只须于民族有裨,个人牺牲不足道。”

申述的国语词典

详细叙述。《宋书.卷八七.殷琰传》:「柳伦来奔,具相申述。」也作「申说」。

申述的网络释义

申述

  • 申述,指详尽陈述;诉说。
  • 申述的翻译

    英语: to state, to assert, to allege, to specify
    德语: etw. ausführlich erklären (V)​
    法语: expliquer en détail

    申述造句

    他办事公正,实事求是,本性如此,无需申述。
    有非凡情况的应在限期期满前,提出延期复查申请,申述延期理由。
    昨天,山东高院聂树斌案复查合议庭法官约见了此案申述人及其代理律师,在这个过程中,法官表示经最高法院批准,决定延长复查期限三个月。
    跟我的许多朋友一样,我长大后对世界持怀疑,对人们对外申述的意愿以及他们所继承的宏伟观点持批评态度。
    而申述人却直接从该宗土地的管辖单位梁园分局办理的查封手续,能够被法律接受的还应该是王丽辉等人的查封。
    本文将以人口结构及妇女生活空间为切入点,申述清代寡妇面临家外世界无赖棍徒绑架、逼嫁的威胁。
    对待两位大人怎可如此无礼?他们有问错么?他们不该问么?在此案盖棺定论之前,即便是嫌犯也有申述和发问的权利。
    摘要合理利己主义不失为一种可以作为理性观点申述的伦理学观点。
    此种理论以为申述人没有证实因果联系存在的职责,而是直接推定因果联系存在,以后由环境污染行动人证实因果联系不存在。
    港府已向欧盟提交申述书,要求终止所有调查。
    那位虚构的上校不再申述该岛北岸没有设防了。
    据说杨副政委为此几度上北京、天津,找领导、托关系,申述理由,立誓表态,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我们得以从宝坻县的黄庄洼撤离。
    在案件审理期间,申述人要求尽快公平公正对此岸做出判决。
    作为代理人,马丁对答复工作非常满意,认为这种答复方式体现了对申述人的尊重,并代表申诉人对检察机关的执法作风、执法态度深表感谢。
    每个事件往往是琐碎的,独立的而且,在上下文之外考虑不构成为一个侵犯,或者,作为纪律处分或申述行为的根据。
    作为付过费用的委托人,他们向该岛总督提出申述。
    这就是我申述的生存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起反中国的申述提案得到了参众两院和呼吁行动的商业团体的赞扬。
    仅仅过了两个月,在这名教师在网上发表了打动人心请愿书以及一家新闻报纸对她提出的申述做了报道之后,官方采取了行动。
    林肯总统重新申述他对宪法的看法。

    汉字详情

    shēn [shen]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J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WL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2) 同本义;约束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

    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

    (3) 又如:申束(约束)

    (4) 舒展。通“伸”。伸展,伸张

    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

    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礼记·郊特牲》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说苑·正谏》

    行止屈申,与时息兮。——班超《北征赋》

    (5)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申水(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6) 表明,表达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酌(借杯酒而表达);申致(送达;送给;表达)

    (8) 申诫;告诫

    即三令五申之。——《史记·孙武列传》

    (9) 又如:申守(再次警诫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的训诫);申戒(告诫);申析(申说辨析);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戒);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

    (10) 申雪;昭雪 。如:申恨(诉说怨恨);申宥(施恩宽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涤(申雪)

    (11) 重复地说,重申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复(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13) 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

    须先具价申禀。——沈括《梦溪笔谈》

    (14) 又如:申解(申报;解送;上报的文书);申状(上报的文书);申达(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申表(上报的奏章);申闻(向上级报告);申破(上报说明);申黜(申报上级予以开除);申文(行文呈报)

    (15) 通“呻”。欠伸

    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

    (16) 到,至。如:申旦(通宵达旦);申旦达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长);申停(延缓执行)

    (17) 施,用 。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胀);申愤(伸张义愤);申泄(倾泄;抒发)

    名词

    (1) 地支的第九位

    (2)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44年为甲申年

    (3) 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

    (4) 用以纪日

    (5) 用以纪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

    申末酉初,虹亘中天,日气蒸云,竟天作黄金色。——《三元里抗英》

    (6) 又如:申牌(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五时至十七时);申酉戌亥(申:15—17时;酉:17—19时;戌:19—21时;亥:21—1时)

    (7) 周时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

    (8) 姓

    形容词

    明, 明白

    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狱不讯鞠。——《后汉书》

    副词

    (1) 重复,一再

    伊尹申告于王。——《书·太甲》

    (2)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英文翻译

    to state to a superior, report; extend; 9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陆丰腔] shin1 [梅县腔] shin1 [宝安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沙头角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
    shù [shu]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SY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ID
    四角: 33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术声。本义:遵循)

    (2) 同本义

    述,循也。——《说文》

    报我不述。——《诗·邶风·日月》

    遂述命曰。——《仪礼·少牢礼》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3) 又如:述遵(遵循);述旧(遵行旧规);述祖(遵循祖训)

    (4) 陈述,记叙

    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礼记·乐记》

    小有述职。——《左传·昭公五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 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综述(综合叙述);口述;重述一遍;述知(陈述;告诉);述事(陈述事理);述载(陈述记载);述圣(陈述圣人之道);述历(一一陈述);述而不作(传述先哲的理论,不再自创新意)

    (6) 传述;传承;阐述前人成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7) 又如:述宣(继承和发扬);述修(修治;修明);述附(承袭)

    名词

    (1) 泛指叙述的文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述作(著作);述撰(撰述;著作);述制(记述;著作);述造(著作)

    英文翻译

    narrate, state, ex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t8 sut8 [陆丰腔] sut7 [东莞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梅县腔] shut8 [台湾四县腔] sut8 sut8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宝安腔] s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zsjyt/djvitdʑʰĭu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