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

shēn míng [ shen ming]
注音 ㄕㄣ ㄇ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申明 shēnmíng

(1) 郑重地说明

我再度申明
declare;avow;state the matter up

词语解释

  1. 郑重宣明;阐明。

    《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 晋 用 咎犯 ,而 齐 用 王子 , 吴 用 孙武 ,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唐 韩愈 《禘袷议》:“今輒先举众议之非,然后申明其説。”《清史稿·戴铨传》:“二月,疏请申明会议旧章。” 鲁迅 《<华盖集>后记》:“ ZM君 便发表了我在讲堂上口说的话,大约意在申明我的意思,给我解围。”

  2. 重申。

    《东观汉记·马严传》:“ 严 举劾按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迴避,百寮惮之。”《后汉书·桓帝纪》:“郡县务存俭约,申明旧令,如 永平 故事。”《后汉书·马援传》:“条奏 越 律与 汉 律駮者十餘事,与 越 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 平原君 ﹞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

  3. 辩解;申诉。

    《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 子响 及见 顺子 ,欲自申明, 顺之 不许,於射堂縊之。”《新唐书·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4. 昭雪。

    金 元好问 《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 宣宗 贞祐 二年夏,寇来攻。县中兵力单寡,城为所陷。君乘乱而出,有司以不守议罪,父老诣州称枉,遂获申明。”

引证解释

⒈ 郑重宣明;阐明。

《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 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唐韩愈《禘袷议》:“今輒先举众议之非,然后申明其説。”
《清史稿·戴铨传》:“二月,疏请申明会议旧章。”
鲁迅《<华盖集>后记》:“ZM君便发表了我在讲堂上口说的话,大约意在申明我的意思,给我解围。”

⒉ 重申。

《东观汉记·马严传》:“严举劾按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迴避,百寮惮之。”
《后汉书·桓帝纪》:“郡县务存俭约,申明旧令,如永平故事。”
《后汉书·马援传》:“条奏越律与汉律駮者十餘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平原君﹞尽散其私财以济贫乏,申明旧章,而重购以赏获盗者。”

⒊ 辩解;申诉。

《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子响及见顺子,欲自申明, 顺之不许,於射堂縊之。”
《新唐书·李尚隐传》:“善良方蒙枉,不为申明,可乎?”

⒋ 昭雪。

金元好问《通奉大夫张君神道碑铭》:“宣宗贞祐二年夏,寇来攻。县中兵力单寡,城为所陷。君乘乱而出,有司以不守议罪,父老诣州称枉,遂获申明。”

申明的国语词典

郑重告知或说明。

申明的网络释义

申明 (汉语词语)

  • 申明,汉语词汇。表示郑重说明、公开发表。
  • 见《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
  • 申明的翻译

    英语: to declare, to aver, to state formally
    德语: Deklaration (S)​
    法语: déclarer

    申明造句

    你不参加植树劳动,要向老师申明理由。
    他再次申明了自己的立场。
    真相听到申明温柔地对我说话。
    创业难,难在找项目,我当初的一个决定挽救了我,或许我是幸运的,但是我得把这个机会尽可能的传达给有需要的人。首先申明,我不是来打广告的,请不要排斥我,我只是想给你哥提供一个信息。
    对出轨的父亲,可能有更多的人是愤怒。不过还是要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要跟父亲申明家的重要性,而且如果这样的话,你是不希望家就这样没有了。你需要一个完整的家。
    再次申明:本站涉及伦理片,如有国家政府禁止此内容,请主动离开。
    你也希望根据那些特性打开新的推断特性的选项,这允许编译器通过估计右值表达式去推测出局部变量的申明类型。
    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自己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该惧怕的是惧怕本身会使我们变后退为前进所需作出的努力瘫痪的那种不可名状,失去理智,毫无根据的恐惧。
    我特别要申明的是,旅行期间我和儿子带著录音笔。
    迄今为止哈恩进出口公司的主要股东已经申明他会考虑合并提议。
    而轩辕黄帝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忍黎民百姓再受战乱之苦,遂反复向炎帝申明大义,畅谈心扉,终于说服炎帝罢战息兵,在西泰山结成联盟。
    报道称,在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上,两名领导人申明立场,反对任何国家以“恫吓或武力”以及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索取他国领土”。
    当麦高向二师兄请教问题时,二师兄申明,麦高和五魁掌门教学互长,自己和麦高当然也是互教互学喽。
    这些声明真正的讯息是他们以未申明的假定方式将这当成理所当然;公众假设会非批评地接受这些。
    当年辛普森杀妻案的审判就申明,再也没啥子能比谋杀和名人的组合更能引发公家的集体亢奋了。
    哪里还有机会生你这个人头猪脑的人在这里胡言乱语?我先申明,我不是广东人。
    地役权:限制,妨碍,租赁,保留,限制性条款,合同申明,特别估价,法令或者其他类似性质。
    本人申明:本人仅此声明,以上填写情况真实无误,并同意对本申请进行审核,如提交假文件或瞒报事实,将立即并永久取消入学资格。
    申明:我不是金融顾问或注册税务代理,以下所有的东东都是我个人见解,不能构任何的金融投资税务养老金的建议。
    严重申明:未经许可,不可令快乐逃跑,不可令幸福睡觉,愿你笑容多多,甜蜜伴随欢乐,切记不可对该祝福进行任何打折,一经发现,会令你接受祝福更多!

    汉字详情

    shēn [shen]
    部首: 101
    笔画: 5
    五笔: JHK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WL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2) 同本义;约束

    申,束身也。——《说文》

    约车申辕。——《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

    勒兵申教令。——《汉书·元帝纪》

    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申体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赋》

    (3) 又如:申束(约束)

    (4) 舒展。通“伸”。伸展,伸张

    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

    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礼记·郊特牲》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说苑·正谏》

    行止屈申,与时息兮。——班超《北征赋》

    (5) 又如:申张(伸张;扩大);申水(商业用语。旧时两种价格不同的货币互相交换时,由一方加价给他方作为补贴称“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6) 表明,表达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达意思;致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结好);申挺(辨明而从宽处理);申约(申明约令;重申缔盟);申奖(表示奖励);申酌(借杯酒而表达);申致(送达;送给;表达)

    (8) 申诫;告诫

    即三令五申之。——《史记·孙武列传》

    (9) 又如:申守(再次警诫加强守备);申救(告诫,郑重的训诫);申戒(告诫);申析(申说辨析);申敕(告诫);申诏(申令告诫);申禁(宣布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申儆(儆;训戒);申宪(绳之以法;依法处理);申警(警戒;儆戒);申严(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

    (10) 申雪;昭雪 。如:申恨(诉说怨恨);申宥(施恩宽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涤(申雪)

    (11) 重复地说,重申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复(重申诉而使之恢复)

    (13) 申报,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对上级称申

    须先具价申禀。——沈括《梦溪笔谈》

    (14) 又如:申解(申报;解送;上报的文书);申状(上报的文书);申达(下级官府对上级行文表述);申表(上报的奏章);申闻(向上级报告);申破(上报说明);申黜(申报上级予以开除);申文(行文呈报)

    (15) 通“呻”。欠伸

    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

    (16) 到,至。如:申旦(通宵达旦);申旦达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长);申停(延缓执行)

    (17) 施,用 。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胀);申愤(伸张义愤);申泄(倾泄;抒发)

    名词

    (1) 地支的第九位

    (2)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44年为甲申年

    (3) 用以纪月,即农历七月

    (4) 用以纪日

    (5) 用以纪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为申时

    申末酉初,虹亘中天,日气蒸云,竟天作黄金色。——《三元里抗英》

    (6) 又如:申牌(十二时辰之一。指十五时至十七时);申酉戌亥(申:15—17时;酉:17—19时;戌:19—21时;亥:21—1时)

    (7) 周时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

    (8) 姓

    形容词

    明, 明白

    利口倾险,反乱国家,罪无申证,狱不讯鞠。——《后汉书》

    副词

    (1) 重复,一再

    伊尹申告于王。——《书·太甲》

    (2)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英文翻译

    to state to a superior, report; extend; 9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陆丰腔] shin1 [梅县腔] shin1 [宝安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沙头角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