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罪

wěi xiè zuì [wei xie zui]

词语释义

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

汉字详情

wěi [wei]
部首: 324
笔画: 12
五笔: QTLE
五行:
仓颉: KHWMV
四角: 46232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犬,畏声。本义:狗叫声) 同本义

猥,犬吠声。——《说文》

形容词

(1) 许多,众多

以人猥计其野。——《管子·八观》。注:“众也。”

山水猥至。——《长笛赋》。注:“多也。”

(2) 又如:猥多(众多;繁多);猥盛(众多);猥众(众多);猥滥(多而滥);猥集(多而集中);猥闶(高大的建筑物重叠。形容其多)

(3) 庞杂 。如:猥细(繁琐);猥役(杂役);猥复(繁复,重复);猥杂(繁杂;杂乱);猥酿(杂乱;鄙陋)

(4) 鄙陋 。如:猥衰(非常狼狈);猥人(鄙俗的人);猥士(鄙贱之士);猥下(鄙陋;低下);猥俗(俚俗);猥细(鄙陋卑下)

(5) 猥亵,淫秽 。如:猥嫚(下流侮慢);猥茸(鄙陋猥琐)

(6) 卑鄙,可耻,不体面 。如:猥缩(畏缩,委靡不大方);猥情(懒惰);猥倡(下等的妓女);淫猥(淫秽);猥贱(卑贱;下贱);猥陋(卑鄙浅陋);猥琐龌龊(卑鄙庸俗,使人生厌)

(7) 大;粗大 。如:猥大(粗大;壮大)

(8) 浅薄 。如:猥局(浅陋狭隘)

(9) 劣质;下等 。如:猥弱(平庸,低下);猥凡(低劣,质差);猥酒(劣质酒);猥官(低级杂吏);猥拙(拙劣)

(10) 害怕

待要自己赶来擒捉,一来也被打得着实有些狼狈,二来也被这个母大虫打得猥了。他虽前世是个狐精转化,那狐狸毕竟也还怕那老虎。——《醒世姻缘传》

(11) 谦词,等于说“辱”,指降低身分,用于他人对自己的行动

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动词

(1) 假借为“委”。委曲;积聚

兼受其猥。——《汉书·五行志》

今猥被以大罪,恐其遂畔。——《汉书·王莽传》

科别其条,勿猥勿并。——《汉书·董仲舒传》

(2) 又如:猥计(总计);猥集(聚集)

英文翻译

vulgar, low, cheap; wanton; obscen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wu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oi1 [宝安腔] woi1 [台湾四县腔] woi1 [梅县腔] voe.1 [客语拼音字汇] voi1 vui4 [客英字典] v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賄上聲合口一等ʔuɒiquaix/uoj
xiè [xie]
部首: 225
笔画: 12
五笔: YRVE
五行:
仓颉: YQI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执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同本义 。也指家居所穿的便服

亵,私服也。——《说文》

思有短褐之亵。——班固《汉书》

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礼记·檀弓下》

(2) 又如:亵衣(私服,家居的便服);亵绊(内衣);亵服(家居所穿的便服);亵裘(平时家居所穿的皮衣)

动词

(1) 轻慢,轻佻地亲近

亵,狎也。——《广雅》

祭服敝则焚之。——《礼记·曲礼上》。注:“不欲人亵之。”

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这里相当于现代语的“啊”、“呀”)。——宋· 周敦颐《周元公集·爱莲说》

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封神演义》

(2) 又如:亵体(不体面);亵尊(降低身分);猥亵(淫乱;下流行为);亵狎(轻慢玩弄);亵人(轻慢无礼的人)

形容词

(1) 亲近;得宠的

廷臣辨之于朝,亵臣争之于旁。——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

调也,君之亵臣也。——《礼记·檀弓下》

(2) 又如:亵人(宠幸的人);亵臣(亲近宠幸的臣子);亵近(亲近宠幸);亵玩(亲近而玩弄);亵御(亲近侍从的人)

(3) 肮脏

亵衣衾,不见里。——《礼记》

(4) 又如:亵器(指大小便所用的器具;化妆、梳洗、沐浴用的器具);亵语(污秽的语言)

英文翻译

slight, insult, treat with disre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it3

宋本广韵

zuì [zu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DJD
五行:
仓颉: WLLMY
四角: 601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 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 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 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 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 苦难;祸殃 。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 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10) 捕鱼竹网

罪,捕鱼器——《字汇补》

动词

(1) 归罪于

禹、 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2) 又如:不罪(不怪罪;不归罪于);罪己(把罪咎归于自己);罪谴(罪责);罪坐(归罪;连坐)

(3) 惩罚;治罪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变亦可乎?——《韩非子·五蠹》

乃劝种麦,无或失时,行罪无疑。——《吕氏春秋》。高诱注:“罪,罚也。”

宗宪无以罪。——《明史》

(4) 又如:罪人不孥(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罪法(罪罚);罪辱(处罚折辱);罪律(治罪的律条)

英文翻译

crime, sin, vice; evil; hard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梅县腔] cui5 [沙头角腔] cui5 [东莞腔] cui3 [海陆丰腔] cui6 [陆丰腔] cui6 [宝安腔] cui3 [客英字典]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四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賄上聲合口一等zuaix/dzuojdzʰ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