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羊同饲

láng yáng tóng sì [ lang yang tong si]
繁体 狼羊同飼
注音 ㄌㄤˊ 一ㄤˊ ㄊㄨㄥˊ ㄙ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成语用法

狼羊同饲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罗旁﹞不设官建治,何以统之……但闻愿附籍者多係远县之民,其中或有来歷不明,流浪无根,或贼党诡名伪姓,若但务招徠,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復为昔日之罗旁矣。”

狼羊同饲的网络释义

狼羊同饲

  •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形容不公平。
  • 汉字详情

    láng [lang]
    部首: 324
    笔画: 10
    五笔: QT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IAV
    四角: 43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形容词

    (1) 凶狠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英文翻译

    wolf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东莞腔] long2 [沙头角腔] long2 [宝安腔] long2 [海陆丰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台湾四县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客英字典]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
    yáng,xiáng [yang,xiang]
    部首: 619
    笔画: 6
    五笔: UDJ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Q
    四角: 80501

    详细解释

    yáng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2)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引人羡慕注目);羊耳风(羊角风);羊脏(调侃语。指好胃口);羊羔(酒名;羊羔酒,一种汾州产的糯米制白酒);羊儿风(羊角风)

    (4) 十二生肖之一,与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论衡》

    (5) 姓

    形容词

    (1) 吉利。后作“祥”

    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莙以取羊。——《墨子》

    羊吉万岁,子孙自贵。——《王孝渊碑》

    (2) 又如:羊枣(果名,俗称“软枣。表示吉祥);吉羊

    (3) 细密;完备。后作“详”

    臣愿王与下吏羊计某言而竺(笃)虑之也。——《马王堆汉墓帛书》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英文翻译

    sheep, goat; KangXi radical 123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梅县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angjĭaŋ
    tóng,tòng [to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MG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M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tóng

    动词

    (1) (会意。从冃,从口。冃( 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3)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4)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 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5)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合力);同功一体(功绩地位一样);同号(称号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同忾(相同的愤慨);同义(仁义或道义相同);同义字(意义相同的字);同源字(音、义相同或相近)

    (6) 参与;一起干某事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孙子·谋攻》

    (7) 又如:同举(一同举荐);同乐(一同娱乐);同栖(一同栖息);同休(同享福禄);同枕(共枕而卧);同利(共享利益);同车(同乘一车);同室(同居一室)

    (8) 共,共一个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

    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同姓为吾后。——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又如:同福(共同的福禄)

    (10) 齐一;统一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副词

    (1) 共同。到一处

    同行十二年。——《乐府诗集·木兰诗》

    同是宦游人。——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少同学。——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既同寝。

    (2) 又如:同参(共同参与);同晷(同受日光照耀);同奖(共同辅助);同庆(共同庆贺);同进(一同前进);同举(一同举荐);同来同去;同吃同住;同宿;同游

    名词

    (1) 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奠此中国,四夷来同。——王安石《赠贾魏公神道碑》

    (2) 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4) 姓

    介词

    (1) 引进共同行动者 。

    (2) 如:我同你去;我同她说话

    (3) 给,为

    合共还他三十六,还要同他做一年。——《中国歌谣资料》

    连词

    (1) 和,表示并列关系 。

    (2)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3) 另见 tòng

    tòng

    (2) ——见“胡同” hútòng

    (3) 另见 tóng

    英文翻译

    same, similar; together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陆丰腔] tung3 [沙头角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 潮州话:dang5(tâ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si]
    部首: 328
    笔画: 8
    五笔: QNNK
    五行:
    仓颉: NVSMR
    四角: 27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司声。本义:给人吃,喂食。本作“食”)

    (2) 同本义

    屈指计归,张颐待饲。——《旧唐书》

    (3) 饲养,给动物吃东西 。如:饲秣(喂饲料);饲食(喂养)

    名词

    (1) 粮食

    饲,粮也。——《集韵》

    (2) 指饲料 。如:打草储饲

    英文翻译

    raise animals; feed; nou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潮州话:ci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