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

láng chuāng [lang chuang]
注音 ㄌㄤˊ ㄔㄨ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皮肤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多发生在面部,症状是皮肤出现暗红色的结节,逐渐增大,形成溃疡,结黄褐色痂,常形成瘢痕。

狼疮造句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结论:类狼疮抗凝蛋白具有体内抗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扰磷脂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
结论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抗凝血酶活性下降,狼疮样抗凝物质增多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因此,老年人、末梢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高血压、脉管炎、雷诺病、手部湿疹、手癣、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患者最好不要佩戴戒指。
汇集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常见肾炎的治疗方法,病例!
一个外公有过风湿性关节炎,一个祖母有过系统性红斑狼疮。
现在虽然没有应用于全身性红班性狼疮的普遍性生物标记,但在研究中的几个生物标记可望成功。
研究发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雌酮羟化物和尿中雌激素的代谢产物均增高,这表明雌性激素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有关。
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糖尿并肺结核、梅毒等;有些皮肤病与免疫障碍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有关,这种病人由于抵抗力低,较易发生带状疱疹、脱发、座疮等。
中药狼疮方可抑制狼疮样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减轻其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减少体内自身抗体产生。
目前从循证医学角度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有狼疮抗凝物等几项,但检查正常也不能说明就没问题。
全身红斑性狼疮很少在主要诊断徵候发生之前,以严重腹膜炎次发性产生大量腹水来表现。
目的探讨口腔盘状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的方法。
第十二条红斑狼疮、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大动脉炎,不合格。
我们也回顾了有关乾癣合并红斑性狼疮在治疗上的文献记载。
组织,核蛋白,病人,狼疮,肾上腺。
他们认为一种叫做抗体酶的物质可能利用的这一弱点将其攻陷,这种抗体酶是人体自然生成的,如狼疮患者。
治疗洞察骨质疏松症和骨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如部分红斑狼疮、代谢紊乱、亨廷顿舞蹈病会出现在一些非常年青的孩子中,”在路透社健康报中说。

汉字详情

láng [lang]
部首: 324
笔画: 10
五笔: QT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HIAV
四角: 43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2)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3)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4) 即俍人 。明代中叶至清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一带的壮族。如:狼师(指俍人组成的军队);狼兵(明时称广西的“东蘭”、“那地”、“南丹”、“归顺”诸土司的兵)

(5) 星名。即天狼星 。如:狼弧(狼星和弧星);狼角(天狼星的芒角);狼星(星名)

(6) 姓

形容词

(1) 凶狠

狼,俍也。——《广雅》

秦国之俗贪狼。——《淮南子·要略》

狼戾不可止。——《淮南子·览冥》

(2) 又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戾(比喻人的性格贪婪残暴,像狼一样凶狠);狼心(喻狠毒贪婪的心);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无耻);狼性(凶恶的心性)

(3) 急快 。如:狼忙(急促,匆忙);狼抢(仓皇的样子);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

(4) 散乱,困窘 。如:狼当(困窘和颓丧的样子);狼跋(喻艰难窘迫);狼戾(谓散乱堆积;纵横交错)

(5) 笨,拙 。如:狼犺(亦作“榔槺”,形容物体长大笨重);狼伉(笨重;傲慢)

英文翻译

wolf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东莞腔] long2 [沙头角腔] long2 [宝安腔] long2 [海陆丰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台湾四县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客英字典]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
chuāng [chuang]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WBV
五行:
仓颉: KOS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英文翻译

tumor, boil, sore, w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