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

dú zì [du zi]
繁体 獨自
注音 ㄉㄨˊ ㄗˋ
词性 副词

词语释义

独自 dúzì

(1) 只有自己一个人

alone;singly;only;solely

词语解释

  1. 自己一个人;单独。

    五代 齐己 《怀洞庭》诗:“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 宋 王安石 《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老舍 《茶馆》第一幕:“ 马五爷 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2. 唯独;单单。

    唐 刘禹锡 《浪淘沙》词:“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唐 刘湾 《即席赋露中菊》诗:“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红楼梦》第九十回:“﹝ 岫烟 ﹞想起‘许多姐妹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独自我这里,他们言三语四……’想来想去,终是没意思。”

引证解释

⒈ 自己一个人;单独。

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
宋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老舍《茶馆》第一幕:“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⒉ 唯独;单单。

唐刘禹锡《浪淘沙》词:“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唐刘湾《即席赋露中菊》诗:“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
《红楼梦》第九十回:“﹝岫烟﹞想起‘许多姐妹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独自我这里,他们言三语四……’想来想去,终是没意思。”

独自的国语词典

自己一个人。

独自的网络释义

独自

  • 独自:汉语词语
  • 独自:2015年朴洪民执导电影
  • 独自:Got7录唱歌曲
  • 独自 (汉语词语)

  • 独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úzì,指自己一个人;单独;唯独;单单。唐 刘湾《即席赋露中菊》诗等均有相关记载。
  • 独自造句

    小红看到老师在休息,不忍打搅,独自在门口等候着。
    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只有小刚还在独自在外闲荡。
    在这万籁俱寂的月夜,我独自一人来到花园赏花。
    晚上独自在家的他听到阵阵敲门声,吓得心里怦怦直跳。
    他没有胆量前去谴责自私的张强,只好一个人独自垂泪。
    爸爸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常常一个人独自坐在台电脑前写程序,可时间久了他便觉得头晕眼花。
    我常常独自一人流连于村边的竹林。
    每位同学都态度认真,独自地完成了当天的功课。
    她独自一人肩负起照顾老人、教养孩子的重担。
    闲来无事,于是我就独自一人信马由缰地在这里溜达一圈。
    我幻想着有一天可以独自一人去环游世界。
    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喜欢独自漫步在风的温柔中,倾听秋风的靡靡之音。
    张明在外打工,一年半载难回家一趟,他妻子独自负担着全部家务。
    她独自站在那里看上不弱不禁风。
    他与世隔绝,独自一身安贫乐道,只为自己心中的理想。
    你的留恋只会造成你独自一人最后愣愣呆在门旁的结局。
    他告别亲人独自去了深圳。
    我正想设法使他暂时离开一会儿,怎知他却想独自到外面散步,真是正中下怀,因此你到来时才没有碰着他。
    他婉言谢绝了朋友们的邀请,独自回老家去了。
    她遇事从来不说,总是独自生闷气。

    汉字详情

    [du]
    部首: 324
    笔画: 9
    五笔: QTJY
    五行:
    吉凶:
    仓颉: KHLMI
    四角: 452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2)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 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宋· 王安石《怀元度》

    (3) 又如:独角兕( )(一种独角的犀牛);独根孤种(独生子);独幅(性格孤僻,不合群);独脚腿(孤立无援的人) ;独院;独家院

    (4) 独特

    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

    (5) 又如: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独拔(超众,特出);独绝(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独智(过人的才能;独特的智慧);独照(独特的眼光)

    副词

    (1) 独自 。如:独有(独自安慰);独罟(独吞;独占。罟:网的总称);独擅(独揽;独占。擅:拥有;据有);独吃自疴(喻指顾己不顾人,一人独吞。疴:即“屙”,拉屎撒尿);独乐(独自欣赏音乐);独觉(一人独睡);独吟(独自吟诗);独言(一人自言);独笑(独自喜笑;自乐);独专(单独占有);独怀(独自思念);独写(独自抒发);独抚(独自安慰);独说(独自解说);独用(单独使用)

    (2) 特,特别地

    (3) 又如:独惨(特惨);独甚(特甚)

    (4) 唯独,仅仅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谢灵运为 永嘉守,凡 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 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 贾的也不少。——《红楼梦》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周立波《卜春秀》

    (5) 又如:独言(只说);独独(唯独;独自一个);独说(唯独喜欢。说,通“悦”);独得(只得到);独惟(唯独;只有);独知(仅一人知道);独树(一株树;一根木);独拍(单掌拍击);独见(坚持己见,固守节操)

    (6) 岂,难道

    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兄不能威,独不能断“出”耶?——《聊斋志异》

    名词

    (1) 无子孙的老人

    老而无子曰独。——《孟子·梁惠王下》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存幼孤,矜寡独。——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2) 又如:鳏寡孤独

    (3) 无丈夫的妇女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

    (4) 姓

    动词

    (1) 专断;独裁

    回闻 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2) 又如:独断

    英文翻译

    alone, single, solitary, only

    方言集汇

    ◎ 粤语:duk6

    宋本广韵

    [zi]
    部首: 625
    笔画: 6
    五笔: T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U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代词

    (1)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介词

    (1) 由;从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副词

    (1) 自然,当然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动词

    (1) 用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6 [cit7] [陆丰腔] cih6 [台湾四县腔] cih5 [cit7] [宝安腔] cu3 [沙头角腔] cu5 ci2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ze5 [客语拼音字汇] ci2 ci4 q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ziih/dzihdzʰi